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御成路古道為大溪河西地區三大古道之一(另二條為齋明寺古道、蟠龍崎古道),由「御成」一詞不難見出曾有皇族來訪的端倪;這條於1788年搭建的古道,原是當地居民通往新竹、龍潭互市之徑,1923年因東宮太子訪台,當地仕紳募資將其修築為今日所見的石板

    • 桃園市 御成路古道1
    • 桃園市 御成路古道2
    • 桃園市 御成路古道3
    • 桃園市 御成路古道4
    • 桃園市 御成路古道5
  2. 御成路古道又稱九號崎古道,建於清乾隆53年 (西元1788年)是大嵙崁街經粟仔園往員樹林的捷徑,為當時菱潭埤 (龍潭)、鹹菜甕 (關西)、竹塹 (竹東、新埔、新竹)一帶地區的產業日用商品運輸必經之路,又有「絲路」之稱。. 原來的古道是一條曲折難行的小徑,後 ...

  3. 御成路古道,又稱九號崎古道,建於清朝年間。 它曾是菱潭埤、鹹菜甕、竹塹一帶地區的主要物資運輸路線,被譽為「絲路」一條。 現在,當地居民將它定為喜愛的健行路線。

  4. 御成路古道,又名栗子園古道,起點始於大溪區員樹林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後門,終點則在粟子園大溪加油站,全長約1公里。為了紀念當時東宮太子裕仁訪臺,而得名「御成路」。御成路古道的石板步道富含古趣,走在茂密的林蔭之間,芬多精令人精神暢快。

    • 桃園市龍潭區悅華路100號
  5. 御成路古道又名「九號崎古道」,源於桃園大圳的第九個涵洞於此。 桃園大圳建於西元1916年至1928年,由張令紀、白石誠夫等多位技師設計,興建當時因工程困難度高,殉職者多達55名,古道上的「供養塔」記載著殉職名單與開鑿歷程。

  6. 2023年8月14日 · 御成路古道. 路點. + −. Leaflet |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路線繪製中... 路線資訊. 照片. 記錄日期. 2023-08-14. 里程. 0.77 公里. 花費時間. 24 分鐘. 高度落差. 52.93 公尺. 總爬升高度. 53.55 公尺. 總下降高度. 48.75 公尺. 注意事項:手機GPS僅供輔助使用,登山需依實際狀況判斷處置,以免發生危險。 行進間切勿查看手機,需查看手機時,應於安全地點並停下腳步。 相關路線. 御成路古道. 相關GPX. 韓國漢拏山.

  7. 御成路古道,又名「九號崎古道」,其名源於桃園大圳第九個涵洞的位置。 桃園大圳是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在台灣的第一個工程,當時由於困難重重,有55人為此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