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21日 · Getty Images. 猴痘病毒有多危險大多數猴痘病例比較輕有時有點像水痘幾周之內可以自行消失。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說,有些人感染後可能會導致醫療併發症,甚至死亡。 新生兒兒童和免疫缺陷症患者可能會有出現更嚴重的症狀和死於猴痘的風險。 爆發有多普遍? 該病毒最初是在一隻人工圈養的猴子身上發現的,自從1970年以來,在非洲10個國家零星爆發。 2003年,...

    • 什麼是猴痘?猴痘最早於1958年被人類發現,與天花屬同個病毒家族,但感染猴痘症狀較輕微,另外猴痘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常見於非洲嚙齒類動物身上,動物宿主包括囓齒動物和靈長類等,但病毒的自然宿主仍然未知,偶爾出現通報傳染人類或猿猴的情況。
    • 感染猴痘有哪些症狀?根據WHO資料,猴痘的臨床症狀與天花相似,但傳染力較弱,嚴重度較輕微。常見症狀包括臉部與身體長出水泡和皮疹、淋巴結腫大、頭痛、發燒、倦怠、畏寒等症狀。
    • 猴痘的傳染途徑?在動物傳人的案例中,患者因為接觸染病動物的血液、體液、皮膚而感染,病毒會經由皮膚傷口、呼吸道、眼、鼻或口腔黏膜進入人體。人類傳播途徑則通常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包括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皮膚感染損傷處等。
    • 如何預防?猴痘主要透過預防感染控制疫情爆發,研究指出,接種天花疫苗對於預防猴痘 有85%的有效性,但自從1980年WHO宣布天花在全球範圍內根除後,第一代天花疫苗已不再提供一般公眾使用。
    • 猴痘病毒是一種已知的病毒。猴痘病毒最早在1958年被發現確認,當時實驗室研究用的猴子出現類似天花的水皰,是人類首次發現猴痘病毒,第一個人類病例發生在1970年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在那之後,科學家對猴痘病毒已經有所研究,也密切監測猴痘傳染病例。
    • 猴痘病毒相對比較穩定。猴痘病毒是一種相對較大的DNA病毒,和冠狀病毒或流感病毒等RNA病毒相比,變異速度較慢,有較好的檢測和修復突變系統,也就是說猴痘病毒較不可能發生突變或快速突變以導致人類較高的傳染率或高度變異性。
    • 有些人已經有一定程度免疫力。猴痘病毒、天花病毒和牛痘病毒都屬於正痘病毒,彼此密切相關,成功對付天花的疫苗接種導致天花在1980年宣佈被撲滅,歷史數據顯示天花疫苗對猴痘也有大約85%的保護力,所以曾經接種過天花疫苗,現在40多歲以上人群的很大部分人,都不太容易感染猴痘病毒。
    • 我們知道猴痘如何傳染。從動物到人類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粘膜、皮膚創傷而感染,食用感染動物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也是風險因素之一,被感染動物咬傷或抓傷也會傳染疾病。
  2. 2023年3月31日 · 民間流傳一種說法性傳染病通常不痛不癢」,崔可忠表示猴痘水泡可能會發癢部分病例甚至反映疼痛不適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也證實猴痘皮疹看起來像膿疱或水泡可能會疼痛或發癢may be painful or itchy)。...

  3. 2023年4月18日 · 猴痘7大常見症狀發燒紅疹頭痛都要當心根據疾管署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資料猴痘症狀與天花相似但更輕微症狀可能持續14~21天包括發燒. 畏寒/寒顫. 出汗. 頭痛. 肌肉痛. 淋巴腺腫大(如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 極度疲倦. 此外,猴痘患者發燒1~3天後出現皮膚病灶,通常會從臉部蔓延到其他部位,且四肢比軀幹更常見,皮膚症狀變化依序為斑疹(macules)、丘疹(papules)、水泡(vesicles)、膿疱(pustules)階段變化,最終結痂(crust)脫落,且嚴重者可能有多達數千顆以上的疹子。

  4. 2022年6月27日 · 感染猴痘的症狀包括: 發燒. 畏寒. 寒顫. 出汗. 頭痛. 肌肉痛. 淋巴腺腫大. 極度倦怠. 皮疹. 通常患者發燒一至三天後出現皮疹,從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 皮膚的病灶後會以斑疹(macules)、丘疹(papules)、水泡(vesicles)、膿疱(pustules)階段變化,最終結痂(crust)脫落,嚴重病患的疹子數目可達到數千。 症狀持續14至21天,大多數個案可於幾週內康復。 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容易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 猴痘如何傳染? 由於猴痘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它的傳染途徑包括「人畜共通傳染」和「人傳人」兩種。

  5. 2022年7月16日 · 猴痘在潛伏期時不具傳染力通常在出現發燒症狀後一至三天出現發疹症狀此時傳染力最強大多約持續14-21天左右逐漸康復疹子結痂有可能留下疤痕其他症狀也包括了畏寒冒汗頭痛肌肉痠痛倦怠淋巴腫大等若用簡單的一句話形容大致有如會冒出疹子的流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