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臺北大學社區特定區(簡稱臺北大學特定區、北大特區、北大社區)是位在臺灣新北市三峽區與樹林區交界一帶的社區,得名於鄰近的國立臺北大學,屬於都市更新後形成的大學城。 進入2000年代之後發展迅速。
      www.wikiwand.com/zh-tw/臺北大學特定區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臺北大學社區特定區 [1] (簡稱 臺北大學特定區 [2] [3] 、 北大特區 [1] 、 北大社區 [4] )是位在 臺灣 新北市 三峽區 與 樹林區 交界一帶的社區,得名於鄰近的 國立臺北大學 ,屬於 都市更新 後形成的 大學城 。 進入2000年代之後發展迅速 [5] 。 沿革 [ 編輯] 北大特區土地使用計畫. 區段徵收完成後尚未開發的北大特區. 1990年代, 國立中興大學 法商學院(中興法商)確定獨立為 國立臺北大學 ,並將校本部自 臺北市 中山區 遷至臺北縣三峽鎮(今 新北市 三峽區 )。 [6] 配合臺北大學遷校,臺北縣政府選定三峽舊市鎮西北至 樹林市 (今新北市樹林區)柑園以南地帶劃定 重劃區 。

  3. 2024年5月6日 · 國立臺北大學 ,簡稱 北大 、 NTPU ,是 中華民國 ( 臺灣 )一所 國立大學 ,前身為1949年創立的「臺灣省立地方行政專科學校」、1955年改制的「臺灣省立法商學院」以及1961年整併成立 臺灣省立中興大學 的法商學院( 中興法商 )與臺北進修部 [22] ,2000年時 ...

  4. 臺灣新北市的新市鎮 / 維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臺北大學社區特定區 [1] (簡稱 臺北大學特定區 [2] [3] 、 北大特區 [1] 、 北大社區 [4] )位在 臺灣 新北市 三峽區 與 樹林區 交界一帶的社區,得名於鄰近的 國立臺北大學 ,屬於 都市更新 後形成的 大學城 。 進入2000年代之後發展迅速 [5] 。 自 鳶山 俯瞰臺北大學特定區.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臺北大學社區特定區(簡稱臺北大學特定區、北大特區、北大社區)位在臺灣新北市三峽區與樹林區交界一帶的社區,得名於鄰近的國立臺北大學,屬於都市更新後形成的大學城。 進入2000年代之後發展迅速。

  5. 為了響應本計畫推動的台北大學城」、「青銀共學理念邀請在地居民進入校園與師生一起同樂共學讓大學校園成為在地居民重要的生活場域並且凝聚大學城的社區意識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創立背景
    • 學校校徽
    • 學校精神
    • 學校校史
    • 核心能力
    • 校園環境

    國立台北大學一般指本詞條

    台北大學(Taipei University, NTPU),簡稱“北大”或“台北大”,前身為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創校於1949年,於2000年改制為現今校名,歷史悠久。該校位於中國台灣省台北市,是台灣法學、社會科學、商學、公共行政領域教學研究的頂尖大學之一,學生以善於通過國家考試著稱,人文、藝術、電機、資訊工程、教育等領域亦是當前發展重點。該校是台灣省第一個創設進修部(夜間部)的大學。目前擁有台北校區(位於台北市中山區,含“民生校區”與“建國校區”)與三峽校區(位於新北市三峽區)。台北大學為台灣頂尖法商名校。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和台北大學為台灣的所有大學中排名前三名,台北大學為台灣文科頂尖學府,也是台灣高中生的文科前三志願。台北大學與台灣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同為台灣省法商教育之佼佼者。

    •中文名:台北大學

    •英文名:Taipei University

    •簡稱:台北大、北大、NTPU

    •創辦時間:1949年

    •類別:國立大學

    •學校類型:綜合

    台北大學(英語譯名: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簡稱“北大”或“台北大”,前身為省立台北大學行政專科學校和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台北大學為台灣頂尖法商名校,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和台灣大學和政治大學同為台灣的所有大學中前三名,為台灣文科頂尖學府。台北大學與台灣大學及國立政治大學同為台灣地區法商教育之佼佼者。

    台北大學前身為1949年設立的台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1950年成立台灣省行政專修班,1955年兩機構合併改制為台灣省立法商學院,1961年改組為台灣省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1971年升級為中興大學法商學院,1993年設立台北大學籌備處,並展開新北市三峽區新校區籌備工作。2000年2月1日正式成立台北大學。目前有法律學院、商學院、公共事務學院、社會科學學院、電機資訊學院及人文學院等6個學院、21個學系、24個碩士班、10所博士班,將以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為日後的發展重點。

    學校建築風格:校徽造型是以鳶鳥振翅,翱翔天際為概念。構成元素是參照學校校門的建築造型,取

    其簡潔柔順的線條加以組合而成。

    地理位置特色:又由於位處三峽鎮,故取當地著名的鳶山為其發展概念,利用單元元素結合成的鳶鳥造型,表達出當地的景觀特色。

    北字的強調:並且結合校名中的‘北’字,強調‘台北大學’位於交通便利、人文薈萃的新北市。

    追求真理 服務人群

    台北大學於2008年12月23日經學生會舉辦投票,選出“追求真理,服務人群”作為北大精神,並以此校園精神取代傳統校訓。

    台北大學原為中興大學法商學院,2000年改制成為綜合大學,特以“追求真理,服務人群”做為大學之精神,象徵該校發展新階段。該校園精神不但重視以客觀方法鑽研學問,而且強調學問與個人修養的結合,最後進至美善之境。

    “追求真理,服務人群”的內涵如下:

    “激發對科學知識探索的熱情是大學教育的核心課題,該校鼓勵學生在持續追求真理、終生學習、成就知識價值之外,也要服務人群,奉獻社會。

    昔日達爾文提出進化論,導致部分人誤以為社會也應該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敗,沒有能力的,就讓他們自然淘汰。這種論點相當功利,但卻是目前時代的主流。很多人心中只有自己,把自己擺在第一,要賺大錢,要贏得這個世界。然而今日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人為災變、苦難、貧窮、飢餓、犯罪、暴力、恐怖主義、心理疾病,偏見與歧視問題,都是人們自私,只顧自己,不願意去幫助別人的結果。

    民國三十八年成立的省立行政專科學校,是台北大學最初的根基,嗣後台北大學又歷經了省立法商學分校區院與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等時期,並於公元2000年改制,成為獨立的綜合大學。

    回顧台北大學歷次之改制與發展,已完整的紀錄了高等教育各階段的發展歷史,而歷屆畢業校友濟濟多士,人才輩出,服務社會各階層的傑出表現與輝煌成就,更印證了高等教育政策過去各階段發展的正確性。益發對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回溯創校歷史已逾半世紀,新舊傳承,源遠流長,本緬懷前賢,策勵來茲之意,謹就台北大學過去各階段發展歷史,扼要臚陳於後。

    第一階段:台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

    行政專校成立於1949年11月,創校目的為協助追隨“政府”播遷來台之大專失學青年,完成未竟學業,及培育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所需之各級地方行政幹部。行政專校創校之初,由台灣省立成功中學校長左潞生先生為首任校長,並暫借台灣省立成功中學校舍授課。1950年5月,行政專校遷往台北市忠孝東路,暫借台灣省立工業專科學校(今台北科技大學)校舍授課。同年7月左校長辭任,由周一夔先生繼任。嗣於1950年8月,覓得台北市長春路一一三巷(今合江街五十三號)現址興建校舍,從此行政專校師生得以奠定日後永續發展之基石。行政專校成立之初,設民政、財政、計政及地政四科,嗣民政科改為普通行政科;計政科改為會計統計科;地政科改為土地行政科;惟財政科仍沿舊稱。之後又陸續增設社會行政科、司法行政科、合作科、工商管理科 。

    第二階段:台灣省行政專修班

    該校以“追求真理、服務人群”為治學願景,沿襲建校以來之優秀傳統,致力於培養社會與企業所需之人才,並以“專業”、“人際”、“倫理”、“國際觀”四大素養為概念,承接治學願景並開展具體能力。為求有效縮減學校教育與社會、職場所需能力的落差,該校以培養學生四大素養為基石,具體提出學生應具備之八大核心能力: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綜合統整、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誠信正直、尊重自省、多元關懷及跨界合作。透過以“情境學習”為主軸的三項分項計畫,將此八大核心能力與本次教學卓越計畫之想望成果具體連結,期望不僅強化教與學之品質,亦協助學生建立“可攜式”能力,使得在校所學能成為一生受用之資產。

    在專業素養方面,不論學生學術專攻領域為何,綜合言之,都應具備“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以及“綜合統整能力”,以強化在社會與職場生存所需之硬性技能。微觀思考與巨觀統合能力能協助不同類別、系所的學生,在離開學校環境後熟悉如何詢問正確問題、匯整資訊以及跳脫框架思考並與他人進行深度對談的問題解決模式。

    由人際素養開展出的“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則是現今社會兩項重要“根本”軟性能力。透過情境式學習環境,讓學生體認擁有優異專業技能外,還要具備溝通與合作的心態與能力,才能在群體合作的社會上生存,以因應多變及日趨繁雜的事務與要求協同合作的環境。

    倫理素養強調“誠\信正直”以及“尊重自省”。見諸社會亂象及該校於公部門所發揮影響力之優良傳統,誠\信正直可謂學生踏入社會及職場之立基;同時,尊重他人、社會、環境同等存在的價值,認清自我與宇宙天地間之角色與責任,才能真實面對自己並時刻自我反思與學習。

    三峽校區

    位於台北縣三峽鎮(備註:國立台北大學人文學院大樓位於台北縣樹林市南園裡),校區總面積約54.53公頃,為學士班、碩士班與博士班等學制上課地點;台北縣三峽鎮的都市重劃區亦以三峽校區為中心,與樹林市南園裡,形成“台北大學城”,台北捷運三鶯線也規劃設定“台北大學車站”。三峽校區內主要建築包括: 行政大樓:所有行政人員皆已搬遷至三峽校區辦公,不過在台北校區仍設有辦公室。 商學院大樓:由“商學院”各系所使用。 人文學院大樓:由“人文學院”各系所使用,此外“電機資訊學院”亦有部分系所使用(人文學院大樓全境皆位於樹林市)。 社會科學院大樓:由“社會科學院”各系所使用,此外“電機資訊學院”亦有部分系所使用。 學生宿舍:皓月樓(女生宿舍)、曉日樓(男生宿舍)、繁星樓(研究生宿舍),二期宿舍尚未進入設計階段。 法律學院大樓:由“法律學院”各系所使用。 公共事務學院大樓:由“公共事務學院”各系所使用。 運動場暨地下停車場:已完工且啟用。 圖書資訊大樓:2008年1月17日完成建築師評選,尚未開工。體育館暨活動中心:尚未進入設計階段。學生活動中心:尚未進入設計階段。 電機資訊學院大樓:籌建中。 科技大樓:尚未進入設計階段。國際會議中心:尚未進入設計階段。

    台北校區

    台北校區又可分為民生校區、建國校區,兩校區距離相近,步行五分鐘即可抵達。 民生校區位於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67號,近台北捷運文山線中山國中站,未來台北捷運民生汐止線亦將在民生東路上設定台北大學車站。校區內主要建築包括: 教學大樓:目前由進修推广部、在職專班等使用。 育樂館:作為禮堂、活動中心與體育場地使用。 資訊大樓:為電子計算中心、電機網路設備的管理單位,設有電腦教室、學生列印中心與國際會議中心。建國校區舊稱合江校區,位於台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二段69號,民生校區西南方約350米處,可分為東、西兩院,兩院僅隔合江街,在兩院相對建築物(自強大樓、莊敬大樓)中有地下道相通,主要建築包括: 東院:風雲樓自強大樓:設有學生閱覽室與碩士在職專班教室。女生第一宿舍女生第二宿舍女生第四宿舍男生第一宿舍(前女三舍) 西院:圖書館莊敬大樓:主要用為教授研究室以及研究生研究室。 社會科學大樓:設有大型階梯教室、校友中心。 力行大樓:主要用為教授研究室以及研究生研究室。 建國大樓:包括惠蓀南樓、惠蓀北樓目前多為進修部與在職專班使用。 男生第一宿舍:位於合江街,建國校區旁,現已讓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男生第二宿舍、男生研究生宿舍:位於五常街(近台北松山機場)。

  6. 臺灣 的大學城以國立臺北大學、國立東華大學等大學形成者最知名。 圖正中央建築為臺北大學商學院,右方高樓群就是臺北大學特定區. 國立臺北大學 原本位於 臺北市 中心,後因腹地狹小,發展不易,乃有遷校之議。 政府遂與該校遷校後的 新北市 三峽區 校區結合,在1997年設立「 臺北大學社區特定區 」(北大特區),乃是臺灣第一個有完整規劃與大學結合的開發案。 此特區南半部為臺北大學校區,周邊完整棋盤格式的林蔭大道與大量的新住宅社區。 [3] [4] [5] 國立東華大學 座落於 花蓮 壽豐 ,全校有1萬多名師生,佔壽豐鄉超過35%的總人口,2002年,規劃成立「東華大學城特定區」,為115公頃規模之都市規劃,由花蓮縣政府自辦。 [6] [7] 中國大陸 [ 編輯]

  7. Facebook. 台北大學城一期. 29年社區. 近一年成交. 恩主公醫院. 復興路新北市三峽區復興路369號. 所有. 一房. 二房. 三房. 四房. 其他. 32.8萬/坪 近1年. 成交均價 . 40.2萬/坪 議價率22% 二手銷售均價 . 實價登錄 . 72筆 . 二手市場在售 . 9筆 . 在租物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