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7月13日 · 潛伏於水下的鯤魚彷彿帶著一雙凝望著台南府城的攝影眼,祂見證著 鳳凰城 在大航海時代的貿易史、生態地景的變遷,以及人文和社會面貌的變革。 從流域外擴的史地編織. 《漫遊》、二仁溪出海口、2021。 (攝影/林韋言) 「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 這一展覽,毋寧是藉著隱然指向起源的歷史提問──「我們從何而來」,透過回望台灣自1624年荷蘭人抵達台南安平至今的400年,以此重探台灣歷史書寫與編纂的立基點。 展名以「河」作為應答,一方面不僅承襲著反對以陸地為歷史舞台的「地域」思維──即固著與穩定性──而轉向「流域」這種保有流動性與開放性,既向內聚攏凝縮,也向外擴延伸展的變動視野;另一方面,更循此一思考線索細探台南舊府城的水性脈動,展開一場被覆蓋於城市地表下的潛行流域考。

  2. 2024年7月29日 · 原住民族和國家公園的衝突關係不是台灣獨有。1970年代,國際上迎來原住民族爭取土地權利的運動潮流,包括訴求國家公園制度的改革;1980年代,美國和加拿大等國修正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的方式,把原住民事務納入體制。

  3. 鏡頭從大學城轉換到山區,擁有世界級美景、一年吸引300多萬名遊客造訪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在強震後道路柔腸寸斷──清水斷崖、崇德隧道、中橫公路在修築和坍方中擺渡,園區內的部分區域受損嚴重,至少要7年才有望重新開放。 記者深入壯麗峽谷,拜訪主打部落文化、經營20年的「山月村」,描繪「村長」和員工如何與旅客攜手共度危難時刻;決定結束營業後,村長如何協助情同家人的員工們另覓出路。 當天災的衝擊不平等地分配在弱勢群體身上,太魯閣族的小農們如何經歷「看不見的隱形農損」? 產銷在震後受阻,他們靠著網路平台和市集擺攤抓住新機會;從前是觀光客上門光顧,現在則得主動出擊到北部各活動擺攤,努力把產品賣出去。

  4. 自封「村長」的鄭明岡耕耘太魯閣山月村20年,以原民文化吸引國內外旅客回訪,然而今年4月3日的強震造成園區內建物受損,預計須耗時2年重新整修,只得忍痛資遣40位員工。

  5. 家毀、失業、身心創傷,太魯閣族人餘震迴盪的復原之路. 駐紮在水源村山腳下,花蓮縣秀林鄉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期盼能替族人連結資源,走過0403強震帶來的身心創傷,找回生活的動力和平衡。. 圖為社工組長許春文(Watan)(右)和社工勒巴克(Lbak Uking ...

  6. 2022年7月27日 · 參考盛行登山的鄰國日本,任職艾格探險公司執行山域嚮導訓練及檢定的張星雯指出,日本熱門的山區多設有遊客中心,每日更新氣象與路況,也有提供嚮導資訊。

  7. 2023年7月30日 · 台灣黑熊頻現蹤,我們準備好當「有熊國」居民了嗎?. 過去海拔3,000公尺高的嘉明湖與向陽山屋一帶就是黑熊出沒熱點,但2023年5月是第一次在登山口附近發現熊蹤,人與熊的距離,愈來愈靠近。. 圖為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山屋管理員宣導防熊守則。. (資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