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23日 · 百年餅鋪舊振南主動出擊舊振南在今年7月上線素三牲訂閱制」,以烏豆沙棗泥等材料推出每月寄送一次每組650元可分季年訂閱的全新服務

  2. 2015年7月29日 · 格蘭伯吉 (Glenburgie)酒廠典藏版 首度現身台灣. 全球調和威士忌領導品牌--百齡罈,近200年來始終堅持完美平衡的調和工藝,旗下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年份威士忌--百齡罈17年調和式蘇格蘭威士忌,曾獲威士忌聖經最高評價97.5分殊榮及多項國際烈酒競賽肯定 ...

    • 從街口餅店到進駐百貨,名人結婚指定要它
    • 鳳梨酥有碳足跡標章、與異業聯名吸引新世代
    • 創「祕書團隊」整合電商,即時回應顧客需求

    1890 年,李家在台南府城街內經營漢餅舖,爾後在高雄創立起始店;1950 年代,成為台灣地方仕紳的喜餅首選。直到 1987 年解嚴後,許多國外舶來品開始進口台灣,當時舊振南第 3 代認為,這是跨足到西式烘焙的大好時機。不過,西式烘焙在設備、人力和營運成本都必須提高,結果幾乎得把事業收起來。 李雄慶眼看家族事業就要被迫終止,決定收掉自己開的建設公司,在 1995 年接手家業,成為舊振南第 4 代。當時,他就決心要讓舊振南不只是一間廟口或街口餅店,而是一個品牌,必須永續經營。 舊振南第 5 代李立元指出,父親接手時很辛苦,從街邊麵包店開始做起,直到 1996 年高雄 SOGO 百貨邀請他們進櫃,才開始拓展百貨通路,也正式從喜餅跨足伴手禮市場。目前喜餅營收占 4 成,每年超過 15 萬個家庭吃過...

    如果說李雄慶是確立舊振南的品牌定位,李立元則是把百年品牌的核心價值,擴散到社會大眾,與年輕人連結。 2016 年開始,舊振南每年自主公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甚至做出全國第一顆有碳足跡標章的鳳梨酥,「我們不是上市櫃公司,其實不需要做這件事。」李立元表示,主動提出報告書,不只是把自己做的事攤在消費者面前,也能進一步讓公司盤點、檢視自身做了哪些事,「你要先衡量,才有辦法設定目標,也才能進步。」 此外,舊振南近年積極與其他品牌聯名,如蜷尾家、麻古茶坊、杜老爺、初鹿牧場等,在社群時代想辦法讓新世代年輕人認識漢餅,「漢餅比較傳統,需要開發一些大家平常會接觸到的休閒食品,可以讓消費者認識我們。」 聯名替舊振南帶來新客群、新商機。舉例來說,與金車噶瑪蘭酒廠聯名做威士忌月餅,接觸到平常會買酒贈禮的客戶;而 2...

    共識營的成效,在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下,完全顯現。原本設點在百貨、高鐵等人流較高的地方,疫情爆發後,人流瞬間蒸發。但靠著員工發想新服務、長期的顧客關係經營,舊振南 2021 年 1~6 月業績比 2020 年高出近 2000 萬,成長約 18%。 首先,推出代客送禮服務,幫助疫情間沒辦法辦喜宴的新人,把喜餅宅配到府;沒辦法親自拜訪客戶的公司行號,還能在糕餅印上不同的企業名。 其實,早在 2018 年,舊振南就成立白金祕書商務團隊,不只提供客製化服務,也跟電商團隊整合,當客戶從臉書、LINE、Instagram 或其他管道提出問題,團隊能即時回應。 能如此洞察客戶需求,是因為李立元 2012 年就導入 CRM 系統,教導業務人員把握每一次跟客戶的接觸,思考怎麼把銷售行為推向最後一步。他們...

  3. 2022年6月20日 · 目的地獅子頭山茶廠,是當地 70 座茶廠裡,唯一連 3 屆獲得農糧署認證的五星製茶廠,它也叫「茶之魔手製茶二廠」──是的,這座頂尖茶廠不屬於百年製茶家族,也非精品茶商所有,而是用來供應每杯 25 元起跳的手搖飲。 茶之魔手的合作茶園達 180 公頃,約等於 250 座標準足球場的面積。 它更擁 2 座茶廠、 1 座協力廠,每年產出 1 百萬公斤茶葉,是唯一做到產銷一條龍的手搖飲品牌,這就是它喊出凍漲的底氣。 「撐得住的最大原因,是做到整個產業鏈垂直整合,」王賢明解釋,不僅茶葉、粉圓、鮮奶等 85% 原料做到上下游整合,也擁有自有倉儲、運輸車隊等,「減少中間 6、7 手以上的剝削,通膨(影響)也會極小化。 」他們已凍漲 7 年,直到今年 7 月可能因為環保杯政策有變數。

  4. 2021年1月12日 · 放大自然氣候的「冷熱交替」,金車花 5 年打敗百年酒廠 台灣人對單一麥芽威士忌的情有獨鍾讓宜蘭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品牌金車噶瑪蘭威士忌也受惠 2008 年發行第一瓶威士忌後,10 年間躍升世界前 9 大單一麥芽威士忌酒廠,年產超過 1000 萬瓶。

  5. 2020年9月17日 · 在迪化街霞海城隍廟旁超過百年的三進式街屋,「南街得意就默默的在 2 樓座落下來從這裡的窗戶看出去可以欣賞到百年迪化老街的熱鬧風情而屋內則可欣賞到閩式天花板日式飾紋還有仿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除了喝茶還是探索台式美學 ...

  6. 2015年6月5日 · 迴紋針在今日是個不起眼的小小存在,但在一百多年前,隨著龐大的辦公室組織出現,堆積如山的文件成為小職員的惡夢,這時,迴紋針的發明無疑是一種救贖。 「迴紋針是我最喜歡的物品,它展現了設計的精髓,有著最美麗的造型、最簡單的機制,是百年不變的經典。 」Emilia Terragni,工業設計學者,她對迴紋針有著如此的盛讚。 最早的迴紋針,跟你認識的不一樣. 早期的迴紋針(圖/取自 Early Office Museum ) 根據「辦公博物館」( Early Office Museum )的記錄,迴紋針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7年,美國人Samuel B. Fay發明一種X形金屬環,原先是用來把車票夾在衣服上,但也可以固定紙張,便成了最早期的迴紋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