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蘭嶼 ( 達悟語 : Pongso no Tao ),旧称 红头屿 ,位於 臺灣 東南方外海上,行政區劃上為 臺東縣 蘭嶼鄉 所管轄,四面環海,因其島上獨有的 達悟族 地土風俗與自然景點,遠近馳名。 「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為文化部遴選之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之一 [1] 。 名稱. 20世紀初德語地圖上的「Botel Tobago Insel」。 [2] 蘭嶼最早的名稱為 達悟語 「 Pongso no Tao 」,意思是「人之島」。

  2. 蘭嶼 ( 達悟語 : Pongso no Tao ),舊稱 紅頭嶼 ,位於 臺灣 東南方外海上,行政區劃上為 臺東縣 蘭嶼鄉 所管轄,四面環海,因其島上獨有的 達悟族 地土風俗與自然景點,遠近馳名。 「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為文化部遴選之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之一 [1] 。 名稱 [ 編輯] 20世紀初德語地圖上的「Botel Tobago Insel」。 [2] 蘭嶼最早的名稱為 達悟語 「 Pongso no Tao 」,意思是「人之島」。

  3. 藍洞 (英語: Blue hole )是一種存在於海底的 沉洞 ,又稱為 水下洞穴 。 世界的許多地方如 貝里斯 和 巴哈馬 、 紅海 一帶等都有藍洞。 由於缺少水循環,海洋生物無法在其存活,但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目前科學家在藍洞底部發現了許多遠古 化石 和一些動物的殘骸。 最有名的藍洞應屬中美洲的 大藍洞 (Great Blue Hole),其形狀為一個完美的圓形,直徑超過305公尺,深度為123公尺。 大藍洞, 位於貝里斯的Ambergris Caye. 全世界最深的藍洞,是位於猶加敦半島的狹窄海灣中,深度超過400公尺,構造極為複雜,底部附近的溫水可能與遠在佛羅里達州的含水層相連。 陸地藍洞 [ 編輯] 除了海洋,在陸地上也有一些水下洞穴水色幽藍,也被稱為藍洞。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蘭嶼角鴞 ( Otus elegans botelensis )為一領域性鳥類,由於角鴞類的嘴喙無法啄鑿出樹洞,主要是利用樹木自然腐朽行成的樹洞或是其他動物製造的洞作為巢穴,偶爾也可在人工建築如排水孔、馬桶水箱發現蹤跡。 主要食物來源為螽蟴、蛾、馬陸等無脊椎動物,但也偶見捕食壁虎、蜥蜴甚至綠繡眼等小型脊椎動物。 [2] :3. 分布 [ 編輯] 蘭嶼 角鴞主要分布在 蘭嶼 島,據 台灣中央研究院 的研究,在蘭嶼數量估計約1000隻左右,未來可能持續下降。 [3] 另外有少量分布在 菲律賓 和 琉球群島 。 蘭嶼角鴞在台灣蘭嶼島是當地的留鳥,是否也會遷徙到其他地區、其他島嶼間是否也有遷徙還不得而知,地理的隔離使蘭嶼角鴞形成四個亞種。

  6. 蓝洞 (英語: Blue hole )是一種存在於海底的 沉洞 ,又稱為 水下洞穴 。 世界的許多地方如 伯利兹 和 巴哈馬 、 紅海 一帶等都有藍洞。 由於缺少水循環,海洋生物無法在其存活,但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目前科學家在藍洞底部發現了許多遠古 化石 和一些動物的殘骸。 最有名的藍洞應屬中美洲的 大藍洞 (Great Blue Hole),其形狀為一個完美的圓形,直徑超過305公尺,深度為123公尺。 大蓝洞, 位於伯利兹的Ambergris Caye. 全世界最深的藍洞,是位於猶加敦半島的狹窄海灣中,深度超過400公尺,構造極為複雜,底部附近的溫水可能與遠在佛羅里達州的含水層相連。 陆地蓝洞. 除了海洋,在陸地上也有一些水下洞穴水色幽藍,也被稱為藍洞。

  7. 綠島原名 火燒島 ( 臺灣話 : Hué-sio-tó ),亦稱 雞心嶼 ( 臺灣話 : Ke-sim-sū )、 青仔嶼 ( 臺灣話 : Tshinn-á-sū ), 阿美族 稱為 Sanasay [7] ,而 達悟族 則稱之為 Jitanasey 。. 西方人有稱之「Samasana島」。. 火燒島之名最早見於嘉慶十五年著作「台灣府輿圖纂 ...

  8. 兰屿 ( 达悟语 : Pongso no Tao ),旧称 红头屿 ,位于 台湾 东南方外海上,行政区划上为 台东县 兰屿乡 所管辖,四面环海,因其岛上独有的 达悟族 地土风俗与自然景点,远近驰名。 “兰屿聚落与自然景观”为文化部遴选之 台湾世界遗产潜力点 之一 [1] 。 名称 [ 编辑] 20世纪初德语地图上的“Botel Tobago Insel”。 [2] 兰屿最早的名称为 达悟语 “ Pongso no Tao ”,意思是“人之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