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陷入被害妄想症的阿哲固然辛苦,但愛護他的家人心中也有許多壓力。 家中有精神病患者,家屬其實壓力不比患者小,不知道患者發作時到底該如何自處,也不知道何時應該求助,患者可能不願意接受治療,或治療返家之後拒絕配合服藥,都讓家屬十分困擾。 社工師廖雪君表示,因為患者沒有病識感,或是服藥之後會容易身體不適,如嗜睡、體重增加、噁心嘔吐、頭痛暈眩等,家屬可於回診時主動告知主治醫師並進行討論,必要時醫師會開立滴劑用藥,或是配合施打針劑以穩定患者。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9月15日 · 妄想症的治療通常包括藥物和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減輕妄想症狀,包括抗精神病藥物,若有憂鬱、焦慮情形,醫師也可能再給予和抗抑鬱藥物等;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認識和處理妄想,增強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力,並改善日常生活和社交關係 ...

  3. 被害妄想是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其中一種,通常會伴隨其他精神疾病發作,以下《Hello醫師》為您介紹被害妄想症的症狀、原因及治療方法。 被害妄想症的症狀

  4. 雖然我深知精神或心理疾病的治療最需有病人及家人的「病識感」,及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但目前的情形,顯然無法直接說服家母就診,除了家父對精神疾病及其患者的歧見外,更有家母不認為自身行為的病態之困難。

    • 照護知識
    • 實戰守則
    • 對話技巧

    什麼是妄想?為什麼失智症患者會有妄想?

    被害妄想、莫須有的指控,是失智症照顧者面臨的症狀中最大、最困擾、也最令人灰心喪志的一項。被自己竭盡心力照顧的親人、心愛的人懷疑、猜忌,甚至毫不留情地指著鼻子罵,真的很無力、很氣憤、很受傷,也很痛。照顧者難免會直覺地認定:「這就是他潛意識裡的想法,是早在生病前就種下的疑根、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偏見。現在他生病了,所以立刻顯露出來且變本加厲。他就是因為討厭我才會這樣!」 親愛的,不是的!那只不過是失智症的症狀之一。和感冒發燒一樣,是無差別攻擊,非關個人。失智症狀源自大腦功能受損,取決於受損部位所管轄的功能,表現出的症狀各有不同。除了大家熟悉的健忘和解決問題能力退化外,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症狀,「被害妄想」便是其中之一。

    妄想,是一種固定、無法轉變的「錯誤」認知

    失智症患者因為大腦功能損壞,無法正確連結因和果,他的思緒跳躍,對事件的發生順序和因果關係產生錯誤的連結,得出錯誤的判斷,最後總結出錯誤的定論。無論這個錯誤認知在旁人看來有多荒謬、多離奇、多不可思議,失智症患者的大腦對所認定的「事實」可是深信不疑的! 親愛的,那是因為他的大腦功能損壞了啊!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更不是他刻意要羞辱你,或對你有偏見。 這些都只是大腦功能損壞的症狀之一,就像感冒會打噴嚏、食物中毒會拉肚子,那些言語攻擊、指責、情緒,都是失智症的症狀之一。因此,讓我們一起練習,當失智症患者出現這些負面言語和情緒時,試著當作他只是在說:「我咳嗽、我頭痛、我肚子痛。」當作他在敘述病徵,不要去看字面意義,或用自己的想法解讀背後的意思。那些話說的都是他的症狀,並不是針對你,也不代表他的本意。 損壞的大腦無法修復,再多解釋和再顯而易見的證據都不可能改變大腦損壞導致的錯誤認知。反覆爭執與辯解反而會讓照顧者更受傷,陷入冤屈的情緒漩渦中,一路盪到最谷底。

    照護者可以怎麼處理妄想?

    當你所照顧的人冒出與事實不符的想法時,請牢牢記住:事實不是重點,解除他的「憤怒」才是首要之務!記得嗎?他的事實和你的事實是兩條無法交叉的平行線,再多解釋也只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只會火上加油,讓失智症患者原本就緊繃的情緒更容易爆發,最後兩敗俱傷。 因此,當失智症患者出現被害妄想時,面對他的恐懼與憤怒,請這樣做:

    當失智症患者出現妄想:「我的戒指不見了!是你!你這個小偷!你偷了我的戒指!賤人!」 照顧者可以這樣應對: 「媽媽,你的戒指不見了,你一定非常著急!」──不辯解、不同意,單純複述媽媽的話,表示理解她的情緒。 「東西不見的感覺真的很不好,你一定很希望它沒有不見,很想快點找到。」──將焦點從「偷東西」這些事轉移。隨著起舞只會加重妄想,將焦點放在「同理」對方的感覺和情緒。當行爲背後的情緒和不安全感被理解了,失智症患者的大腦感知到訊息成功傳達,就有可能比較平靜。 「那是我的戒指,我明明放在這裡,一定是有人(你)偷走了!」 「家裡很安全,沒有其他人進來,我們也都有裝攝影機。媽媽,你的東西放在家裡一定是安全的。」──不承認也不否認,將重點放在增強他的安全感。 「這裡這麼亂也不好找東西,我們一起把這疊衣服收...

  5. 由於被害妄想症發病時候,往往已經是患者有一定社會地位、成就時候,倘若不予治療,往往影響所及相當廣。 所以雖然疾病本身嚴重度並不如思覺失調症,但是傷害性卻不小,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還是重要之道。

  6. 2021年5月1日 · 很多疾病都會有妄想,比方思覺失調症、重度憂鬱症和失智症等,都可能有妄想表現,但醫學上確實有個診斷就是「妄想症」,根據妄想內容又可細分成不同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