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8日 · 賴清德的 介紹專文 由前美國猶他州長洪博培(Jon Huntsman)執筆,洪博培另曾擔任美國駐中國大使。 文中寫道,賴清德將於5月就職,成為台灣下一任總統。 他是礦工之子,也是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訓練出來的公衛專家。 然而2300萬台灣人民的健康只是他未來龐大任務的一部分,他必須確保台灣政府在中國擴大對台行動的情況下,能夠堅持下去。 文中提到,台灣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正蓬勃發展,而且貿易興盛,全球一半以上的重要晶片都是由台灣提供,然而隨著與北京的關係日益緊繃,台灣面臨的風險極高。 對於在大選中贏得40%選票的賴清德而言,這種情況猶如希臘神話中的擎天神「阿特拉斯」(Atlas)扛起世界,他的選擇不僅會影響情勢緊張的全球,更會牽動亞洲民主的未來。

  2. 2024年1月17日 · 1月13日下午,來自各地支持者湧入賴清德全國競選總部前勝選晚會,原先緊繃焦慮神情,在「蕭配」開票一路領先、穩定拉開差距後,逐漸轉為笑顏。

  3. 2024年5月20日 · 賴清德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一起和台灣承擔全球的責任,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台灣人民熱愛和平,與人為善。 如果國家領導人以人民福祉為最高考量,那麼,台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榮,應該是彼此共同的目標。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20日 · 總統賴清德週一 (5/20)發表就職演說,其中關於兩岸與主權議題篇幅不少,台灣智庫諮詢委員、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受訪表示,賴清德今天兩岸陳述事實上不出過去他自己論述,多數觀點也都依循蔡英文「四大堅持」和維持現狀。 而賴清德很務實地在觀光和中國學生來台部分,提出交流解方,他認為應該會讓北京感受到善意。 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中華民國9次、中華民國台灣3次、台灣則高達85次,次數都比蔡英文多出許多,代表賴清德試圖要在台灣內部勾勒出「國家主權共同體」概念。 而這點從演說提到中華民國主權、中華民國國民、中華民國國籍等詞彙,同樣能嗅出類似味道,吳瑟致認為,這會是賴未來處理兩岸事務很重要基礎。 布林肯:期待與總統及橫跨台灣政治光譜夥伴合作、維持台海穩定.

  6. 2023年9月6日 · 賴清德表示,創新驅動成長的經濟願景,是他們下階段推動經濟發展的策略,他們必須大膽投資下一代的創新,包括AI、物聯網、AR、VR、區塊鏈等新興科技外,量子電腦、低軌道衛星、太空科技也都會著墨。

  7. 2024年4月10日 · 賴清德期許在這個政治情勢當中,卓榮泰接任行政院長,可以發揮以下功能: 第一,卓榮泰長於溝通、善於協調:能夠在複雜問題當中,超越個人或政黨分歧,迅速地找出方向,站在公共利益立場,凝聚共識、提出對策、解決問題。 第二,卓能夠完全掌握中央跟地方、從立法到行政各項議題。 他擔任過兩屆市議員及兩屆立委,習於傾聽民意,也知道議會議事運作,他曾擔任總統府副秘書長,二度出任行政院秘書長,嫺熟國政。 第三,卓榮泰充分了解國家未來方向:這場總統大選當中擔任競選總督導,並參與國家希望工程研討,他擔任行政院長,可以迅速地率領團隊,落實國家希望工程,推動國家繼續前進。 賴清德期許卓榮泰接任行政院長,可以發揮溝通等功能。 陳睿緯攝影. 期勉卓榮泰內閣團隊成為「行動創新AI內閣」

  8. 2023年8月25日 · 賴清德指出,總統蔡英文在任內追求國防自主,不管是勇鷹號教練機、潛艦,或是海巡署的艦艇,都是台灣自己製造。 他強調,未來會延續國防自主的路線,投入軍工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