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執行力建立在開會之上,但,為什麼要開會? 開會就是為了把目標互異、專業不同的人,在同一時間地點相互做溝通,協調資源。 你必須意識到,這是成本很高的事。 但善用開會,抓重點開會,確定每個人都在達標的路上,除了確保目標的達成外,更積極的意義是:在變動時代,定期、定時,有紀律地完成管理團隊的工作,以穩定面對環境的不穩定,是優秀經理人帶領團隊闖蕩市場最聰明的方法!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9月27日 · ShutterStock. 開會是真有必要還是浪費生命? 優秀的主管這樣做,例行會議才有意義.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我工作 20 多年了很多學生常問我,「到底如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就會跟他說開會開始學習。 怎麼說呢? 就是把每一次的會議,當成學習場域,利用不同形式的會議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你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會議,可以試著想想,如何透過開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同會議形式所學到的能力並不一樣,你是否能針對不同會議分類,從不同的會議型態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幾年的企業輔導,我很常介紹 3 種會議給企業,幫助企業提升會議效率及培養同仁解決問題的能力,成效都非常好。 一、部門例行性會議:強迫提案.

  3. 2024年5月21日 · 定期開會執行力的關鍵. 請您根據市場狀態,至少每2週定期開會。 根據我們的輔導經驗顯示,星期一早上開會,會議品質是最差的。 主因來自與會人員準備不足,且須面對這一星期旋風式工作的拉扯。 普遍而言,星期二召開定期會議,是較佳的選擇,除了讓人員可從容地更新資料,也有足夠時間和團隊人員溝通,進行工作分配。 定時開會:善用有限的專注力. 不少學者想積極尋找開會的最佳時間長度,這是因為當會議時間過久,與會人員專注力不足,也容易被挑起負面情緒,人員對會議結果滿意度低,從而導致低水準的執行意願。

  4. 2014年1月12日 · 開會是執行長的好機會讓他能夠質疑衡量人的反應並構成自己的判斷。 只有執行長才能做到的事 執行長利用會議爬梳情報,並傳達他們對組織未來何去何從的願景,亦即藉此收集與發送管理資訊系統及類似文件中無法包括的軟性資訊。

  5. 2019年9月6日 · 例行性會議是你跟團隊互動的好機會而月會一般是面對老闆兩者的對象不同重點不同報告方式也不一樣如果你想了解怎麼開好一個會議可以參考我過去先前寫過的這篇文章讓會議開的更有效率 6 個要點. 本文我暫且回到例行性會議上,身為一個主管或會議主持人,在聽工作報告時,有一個關鍵環節,那就是 「提問」 ,要做一個到位的主管,提問是你要增強的能力,你能透過提問來掌握部門的運作狀況,包含專案的執行狀況,KPI 的達成狀況,內外部溝通的問題等。 透過提問也能清楚同仁們的工作狀況,包含簡報者對工作的把握度有多高? 他的專業水平怎樣? 他的投入狀況如何? 他面對公司的心態又是怎樣? 目前可能遭遇了什麼問題?

    • 目的要清晰。年輕的時候如果有人邀請我去開會,我通常也不太問為何需要開這個會,而是先到現場再隨機應變,有時討論的議題我熟悉,我便能侃侃而談,但若是我不熟悉的主題,然後我也沒準備,去到現場大概就是幫忙製造二氧化碳。
    • 成員要挑選。第二個很常犯的錯誤,便是關鍵與會者都沒來,卻來了一堆閒雜人等,因此當會議的目的明確後,你該接著思考哪些人應該要來參與這個會議,把你認為該參與會議的人放到你的郵件收件者中,並把你會議的目的與預計的結論摘要於會議邀請郵件中。
    • 相關人員要表態。當會議圍繞著我們設定的主題進行,相關的人員也都到場了,這時候身為會議主席的你就必須要去引導相關的人員表態,讓他說說他對這項議題的看法,很多會議結論最後被翻盤都是因為相關人員在會議中沒有明確的表達他贊成或反對,但會後卻四處去說會議的決策有誤。
    • 結論要明確。會議過程中一定會有許多的討論,有些討論會有爭論,但爭論最終都一定有一個結論,而這個結論必須非常明確,例如確認採用A方案、確定這次提的兩項需求排入計畫,並於專案期間完成、確認不購買第三方工具,會議後大家看文字就知道會議中決定了哪些事情,也知道接下來要幹嘛,那就足夠明確,反之就代表結論不明確。
  6. 2019年5月12日 · 我認為開會是一個組織運作得以運作良好的必要形式如果一場會議運作良好它能讓相關的利益關係人資訊同步交換想法達到共識換言之如果有人不喜歡開會很可能是因為會議沒有達到自己期待的成果」,讓人不僅無法完成原本要做的事還白白浪費一場會議的時間。 在開始歸納會議流程之前,先分享一個以前主管常提醒的事:你自己做一件事情,花的時間是...

  7. 2022年4月30日 · 1. 搞清楚開會目的. 在開會前首先要釐清這次會議想要達到的目的是要解決什麼立即的問題還是要定下一個階段的目標以及到底這件事需不需要用會議解決。 畢竟一場會議佔用的不是一個人的時間,10 個人開 1 小時的會等於就說用掉一個公司 10 小時的產能。 很多主管會覺得開會可以凝聚團隊向心力然後也能比較清楚每個人的進度和狀況。 但其實有時候無意義的例行會議反而會讓員工感到疲乏,或是想辦法交差了事,這樣其實可能是反效果。 如果只是要宣達某件事情,可以善用公司群組、記事本或是 Email 做通知。 強烈建議公司有一套專用的通訊及協作軟體,比如 slack 或是 teams 這種,最好能夠跟社交用的軟體做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