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地社區互動活絡的平台黃金博物館,藉此與社 區居民共同面對礦業遺構的集體保存記憶,共同 面對地區歷史的呈現、社區大量荒廢的空間遺構

  2. 一、保存活化,價值提升. 本館所轄區域位於金瓜石聚落,北接水湳洞、西鄰九份地區,其地理環境因火山作用,而有金銅礦物,形成美麗的「礦山」。 礦業發展自1897年開礦以來,至臺金公司於1987年停止採礦,近百年的採礦歷史在金、水地區遺留許多坑道、索道、建物等遺址,也留下許多珍貴的史料。 這些都極需透過保存活化,才得以持續發掘價值、永續傳承。 二、文化再造,美麗山城. 在保存與活化礦業人文、地景的原則下,本館也嘗試將礦山元素與多元藝術互相結合,讓生冷的礦業主題或遺構,在藝術、美學溫暖的能量下,帶動社區民眾共同參與,吸引外來遊客更多的理解與更久的停留。 藉由藝文再造,重新打造新的礦山美學廊帶,建構兌變後亮麗的山城。 更新日期:2023-07-28.

  3.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位於新北市瑞芳區金瓜 石,臨近於東北角海岸線,與九份、水湳洞連成一 整個礦業景觀區,過去百年以來曾是盛極一時金礦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籌措「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為個案主體,試圖 瞭解礦業遺址聚落蕭條到博物館開放前、後,對 金瓜石礦業聚落環境的演變影響,以及政府作為

  6. 黃金博物館位於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的山城裡,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與自然資產,並且是臺灣首座以生態博物館為理念所打造而成的博物館,以資產保存為主,強調永續發展及舊建物的再利用,結合在地的力量,進而帶動區域發展。

  7.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是位於 台灣 新北市 瑞芳區 金瓜石 的 生態博物館 ,保存與展示金瓜石周圍地區 采矿產業 生態。 金瓜石盛產金礦與銅礦,日治時期曾享有亞洲第一金屬礦山的美名。 在礦石竭盡停產後,將原礦場建物重新規劃為博物館,於2004年開館。 歷史. 本山五坑 內部,展示採礦工人工作情境. 最初在金瓜石發現的金礦 露頭 有二處,分別是大金瓜與小金瓜。 隨後在1890年(清 光緒 16年), 台灣巡撫 劉銘傳 帶領工人修建 鐵道 時,在 河床 意外發現金砂,溯河而上至金瓜石發現黃金礦脈。 清政府 設礦業局開採,開啟了金瓜石的採金工業。 日治時期 臺灣總督府 引進新式機器設備,提升產量一度讓金瓜石的躍升亞洲第一大的礦場。

  8. 2023年11月24日 · 黃金博物館推動參與式預算,今年金瓜石、水湳洞社區響應提案,內容包含編織課程、文化旅行、祭祀傳承等,活動多元,反應熱烈。. 黃金博物館館長林文中說,博物館旨在傳承礦山文化,自設立以來,便致力與社區進行文化連結,並透過參與式預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