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 什麼是「i-voting」? 指「電子投票」。與傳統投票不同,i-voting讓選民可以不侷限地域,透過網路在規定的時間中上線投票。

搜尋結果

  1. Yahoo奇摩字典

    n. 名詞

    • 1. 網路投票 The new government officials will be selected by i-voting. 新的政府首腦將由網路投票產生。

    Powered by Dr.eye

  2. 為落實「開放政府 全民參與」理念,臺北市政府推出i-Voting網路投票機制,從提案、討論、形成選項到投票,運用網路科技廣為收集民意,促進市民參與市政討論及推動,齊心打造共好城市。

  3. 為落實「全民參與」的施政理念,臺北市政府推出i-Voting網路投票系統鼓勵邀請民眾針對關注的議題進行線上投票,以期達到全民參與市政決策的目標,進一步創造民眾心目中的理想生活。. 【i-Voting系統服務特性】. 流程簡便,男女老少都會用。. 身分驗證 ...

  4. 2015年2月17日 ·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陳長文律師一週前發表了〈 i-Voting 可參考不可盡信〉一文,用心深刻,然而並未區分所謂「i-Voting」的幾個層次,而可能使讀者低估了i-Voting 的意義。. 「i-Voting」≠「柯氏 i-Voting」. 首先澄清,本文中所使用的「i-Voting」一詞 ...

  5. 2015年3月3日 · 它的最終原理就是:人的理性和情緒是起伏的,但人的理性和情緒都得被尊重,因而必須採用一種可以帶來「均衡」(equalization)的機制。 在投票這件事上,均衡性來自「海量」及「多次」,或者套用時髦的名詞來說,大數原則。 換句話說,電子投票可以被設計成為一種均衡理性與情緒的機制,採用電子平台的多次性、延緩性,在大數原則下選出賢者與能者。...

  6. 2020年3月27日 · i-Voting懶人包. 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2020-03-27. 流程懶人包. 2020-03-27. 回首頁 ↺ 回上一頁. 流程懶人包 開放政府,全民參與 將想法化為實際行動 匯集群眾的力量 提案人、府內、府外一起把關 多元討論,收集大家意見 投票選項出爐啦!. 公開 ...

  7. 2014年9月4日 · 當選民不再擔心代議士在當選後就拋棄忠實反應選民意志的責任,當選民具有預算審議的發言權,民主的實質意義正在發生歷史性的改變,台灣的「即時政治」,非常可能讓台灣成為全球政治史上的新奇蹟。

  8. 2016年3月21日 · 什麼是i-Voting? 它是指電子投票,柯P上台之後這個名詞忽然間爆紅,因為柯P樂此不疲將之運用在公共政策上面。 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創新名詞,在企業界已經早就實施了,開股東會議的時候股東不能到場,可以用電子投票的方式來行使其職權,只是柯p把這樣的概念運用到政治領域的公共政策上,當廣大的鄉民意識崛起,柯p順應民意,希望市政決策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民意參與,這樣的構想原本無可厚非,但是網路的無遠弗屆,參與投票的母體無法有效的管理約束,結果就有很大的偏差。 茲舉幾個柯P實施i-Voting的案例:(1)柯p剛上台宣稱勞動局長遴選要i-Voting,直接民主過程中間爭議風波不斷,讓網友來決定局長人選,如果人選不適任,可以把責任推給網友來負責嗎? 這樣完全不符合責任政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