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央氣象署發布地震報告,臺灣近海發生地震規模 7 以上,震源深度淺於 35 公里之淺層地震,即發布海嘯警報,籲請沿岸居民因應海嘯侵襲。 海嘯 報告 臺灣沿海觀測波高 50 公分以上之海嘯,應儘速發布海嘯報告,提供民眾參考。

  2. 當海底有足以造成海水面垂直變化的因素存在時,即可能造成海嘯的發生,例如海底地震、海底山崩、海底火山爆發和隕石撞擊等,通常最常見的因素為海底地震所造成。. 當海底發生深度較淺的大地震時,因為地震造成海底地形發生變動,同時造成此區域的 ...

  3. 海嘯發生前通常會伴隨大地震發生,所以地震之後應立即注意政府單位有無發佈海嘯警報。 若位處於危險海域附近應準備撤離動作。 若在海邊發現海水快速後退、露出海灘,或是發現遠處海浪有白色浪花向海岸來等現象。

  4. 海嘯警報」災告警訊息發送原則、對象及內容. 當臺灣近海或遠地發生大規模淺層地震引發海嘯威脅臺灣,達到前述「海嘯警報」與「解除海嘯警報」發布條件,氣象署將透由「災防告警訊息服務系統」(PWS),對全國沿海各鄉鎮發送細胞廣播訊息,訊息內容範例如下: [海嘯警報]03/11 13:46日本本州東北外海發生規模8.9地震,造成海嘯預計約在03/11 17:40開始到達臺灣東部沿海地區,預估波高小於1公尺,詳細資訊請參考氣象署網站,氣象署。 [海嘯警報解除]03/11 13:46日本本州東北外海發生規模8.9地震,造成海嘯經研判對臺灣沿海地區的威脅已經解除,詳細資訊請參考氣象署網站,氣象署。 本項告警訊息服務自106年11月13日起正式開始服務。

  5. 中央氣象局以災防告警系統(PWS)對沿岸鄉鎮民眾發布海嘯警報預警簡訊,模擬地震並引發海嘯,於全國海嘯潛勢警戒區域內,運用防空警報系統發布海嘯警報試放,藉以驗證海嘯警報傳遞之效率,並以實際試放演練,使民眾熟悉海嘯警報音符,提醒及時疏散

  6. 海嘯之防護. 由於海嘯來襲時,會在短時間內造成人員傷亡與建築物損壞,因此我們在平常的時候,就應該未雨綢繆地做好各種準備,以預防在大海嘯來的時候,可以很正確的做好逃生的動作,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正確的海嘯防護主要可分為平時的準備與海嘯來襲時的緊急應變措施,其主要重點如下: 上一筆 下一筆.

  7. 海嘯警報除了警報台、電視、廣播及手機警報外,消防防災e點通APP也可以收得到,還有海嘯避難須知,告訴您如何避難! #Tsunami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