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1日 · 以巴衝突的火花不僅在現實世界燃燒更在網路世界中點燃當這場地緣政治的糾葛逐漸升級不只是軍隊和激進份子參與活躍的駭客份子也決定加入這場戰爭為雙方開闢新戰場。 以巴開戰後不得安寧,駭客用 DDoS 攻擊製造混亂與仇恨

  2. 2014年7月17日 · 關心台灣 * 論文假審案,牽連的掛名作者已逾 30 位;產、官、學如何做到讓人敬重? 良心而已 論文風暴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包括衛福部長邱文達、疾管署研檢中心主任吳和生,都被踢爆浮濫掛名。 科技部表示,考慮引進論文互相掛名與引用的查核系統,並奉勸所有大學教授,要當論文共同作者 ...

  3. 2017年6月30日 · 有此一問的趕快往下看本文拋開藍綠政黨的意識形態試圖單純以歷史脈絡作為切入點幫助我們用更全面的角度釐清台灣主權問題。 (責任編輯:余如婕) (圖片來源:總統府) 在現行101年歷史課綱第一冊第四章、〈中華民國時期:當代臺灣〉的單元裡,要求 必須陳述「接收臺灣與遷臺」這個重點 。 而在 1-1 的說明中表示,教科書必須寫出「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中央政府遷臺及臺灣國際地位確立的過程。 很明顯的,當時的馬政府是希望透過這條課綱,跟學生灌輸臺灣主權已確定為中華民國所有。 然而,面對統治者強推的政治立場與國際法現狀嚴重衝突的情況,有的教科書作者選擇避開此敏感議題,只提二戰後中國派人接收臺灣,臺灣從此納入中華民國的統治。

  4. 2017年2月24日 · 中央社 2017-02-24.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隨著轉型正義的觀念越來越受正視越來越多人重視白色恐怖等相關事件歷史教育的重要性而究竟這些年來學生們是如何學習二二八這段歷史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歷史課本的歷史」! (責任編輯:林芮緹) 隨著社會環境變遷教育政策調整與思潮轉變歷史課本內容也常常也跟著改變。 中央社特地到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圖書館查找民國51年至今的歷史課本,觀察228事件在歷史課本中的內容變化。 (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教育部於民國103年推動的課綱微調掀起爭議,引發反課綱與支持課綱兩派論戰。 隨著社會環境變遷、教育政策調整與思潮轉變,歷史課本內容也常常也跟著改變。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修訂經過」,高中課程綱要(標準)曾修訂10多次。

  5. 2018年5月23日 · 1914 年一戰爆發後,巴勒斯坦成了駐埃及的英軍與奧斯曼帝國軍隊交戰的前線,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進程暫時中斷。 英國為了對抗德、奧、土等同盟國,選擇拉攏遍布世界各地的猶太經濟與政治勢力,因而其在 1917 年發表《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重返以色列地建立「民族家園」,換取猶太人對英國的支持 。 奧斯曼帝國在一戰中戰敗,爆炸解體。 根據英法達成的《賽克斯-皮科協定》,英國獲得了巴勒斯坦,由此建立了英屬巴勒斯坦托管地,進行殖民統治。 在一戰結束後的1919年,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進程馬上再次重啓。 至1923年,又有4萬名來自東歐的猶太人定居英屬巴勒斯坦托管地。 隨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1924年至1929年間又有82000名猶太人定居巴勒斯坦。

  6. 2017年2月8日 · 台灣史上第一次官方「解殖」行動. 對於一心想恢復大明正朔並深深受過南京國子監編按2華夷之辨編按3思想教育的鄭森來說台島行之有年的 「蠻夷文化」(尼德蘭文化)與原生文化(台灣南島文化),跟對大明發難的滿州韃子的文化風俗一樣,都是難以容忍的。 在那之後,全台第一座創建最早的新港教堂學校(1636 年)還有蕭壠神學院(1659 年),都於 1661 年後毀於明鄭之手 ── 這兩次教堂摧毀事件,象徵了福爾摩沙至此切斷與歐洲文化強烈連繫的臍帶。 此後西拉雅四大社(編按4)與周邊明鄭所能觸及的行政地域(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等地的原住民,開始被進行強迫式的解殖 ── 去尼德蘭化。

  7. 2017年8月10日 · 荷蘭與西班牙爭奪台灣的秘密. 翻開臺灣史課本,很多人都背過這一串: 1624年 — 1662年荷蘭殖民台灣南部、1626 — 1642年西班牙殖民台灣北部。 除了年份有點有趣外,很少有人發現荷蘭與西班牙當時在幹麻, 為何荷蘭佔領台灣後西班牙要趕來,而荷蘭為何又要趕走西班牙? 如果只從臺灣島視角出發,完全看不出為什麼。 荷蘭當年在東亞要找一個據點,很多人不知道為何荷蘭要在東亞要找據點,許多人或許會回答貿易,這算是一個不完整的答案,當時荷蘭在印尼雅加達(巴達維亞)早已建立東方總部,且歐洲人為了香料東來,盛產香料被稱為香料群島的摩鹿加群島也在印尼,那為何還要找其他據點? 其實是為了「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