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阿公店水庫興建始於日治時期1942年,後因洪水破壞而中止興建計劃,戰後由 臺灣省公共工程局 接收續建,1947年 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水利局 成立後加緊興辦,1953年完工。. 然而自完工運轉後,由於上游多泥岩,導致嚴重淤積,水庫有效容量由2,050萬立方米銳減為 ...

  2. 明德水庫原名「後龍水庫」,位於 後龍溪 支流 老田寮溪 上,主壩為土壩,壩高35.5公尺,有效蓄水量為1670萬立方公尺。. 水庫建設可追溯到1952年,成立明德水庫設計勘測隊開始,1966年6月竣工,到1970年5月完工,均由台灣省 水利局 辦理;目前由農田水利署苗栗 ...

  3. 成功水庫,是澎湖群島上的一座水庫,位於澎湖縣 湖西鄉成功村(舊稱港底村、文德村),興建於1972年,有效容量約為121萬立方公尺,是澎湖最大的水庫,同時也是縣內最早興建的水庫 [2],主要功能是用來解決馬公市與湖西鄉夏季缺水的問題 [3]。成功水庫水壩被列為歷史建築,水庫周圍集水地 ...

  4. 烏山頭水庫,舊稱烏山頭貯水池,是一座位於台灣 台南市 六甲區、官田區的水庫,具有水力發電功能,與烏山頭水力發電廠和烏山頭風景區相併在一起。 地理位置在海拔468公尺的烏山嶺。由於水庫完成後,官田溪谷遭淹沒。自空中往俯看,其型珊瑚,故有珊瑚潭之美譽 [1]。

  5. 霧社水庫,又稱萬大水庫、碧湖,是台灣中部濁水溪上游霧社溪的一座水庫,位於南投縣 仁愛鄉,係隸屬於台灣電力公司 萬大發電廠所管理。 因為水庫興建於霧社溪上、霧社之下而得名,加上水庫位處中央山脈群山之間,四周景致優雅秀麗,水色分外青碧,於是當年中華民國總統 蔣中正取名為 ...

  6. 2009年8月8日 · 八八水災 [1],又稱八八風災、莫拉克風災,是2009年8月6日至8月10日間發生於臺灣 中部、南部及東南部的嚴重水災,主要原因是颱風莫拉克侵襲台灣所挾帶的破紀錄的降雨量(許多地方2日的降雨量相當於1整年份的量)。 其為台灣自1959年八七水災以來最嚴重的水災,期間臺灣多處發生淹水、山崩與 ...

  7. 1994年艾貝颱風襲澎時,水庫到達滿水位溢流,隔3天後,水位立即下降數公尺,顯見漏水問題已有20多年之久。經查七美水庫岩盤間細縫較大,所以此種問題並不容易徹底改善,只能藉由在水庫底層表面鋪設不透水布,但只要不透水布毀壞就會持續漏水 [3]。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