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2日 · 【文.翁申霖 整理】 現下詐騙橫行,盜刷案件層出不窮,詐團、駭客手法令人防不勝防,讓民眾連消費刷卡都頗為擔憂。 對此,銀行端也祭出相對 ...

  2. 2023年10月31日 · 被詐騙連結騙到LINE帳號 5招自保. 1.修改LINE ID的密碼. 2.提醒轉傳的親友注意「這是詐騙網址」. 3.從設定→ 隱私 設定→關閉「允許利用LINE ID加入好友」. 4.設定→隱私設定→開起「阻擋訊息」,隔絕非好友訊息. 教你關閉LINE ID好友避免陌生人加入。. (製圖 ...

  3. 2023年10月16日 · 律師呂秋遠分享10招防止家人金融投資詐騙 ,提醒不要加入股友社或相信廣告 ,並教你如何幫失智者保護財產 。

  4. Plant是詐騙千萬不要信任,Plant詐騙怎麼處理,教你如何拿回資金。. 常見詐騙手法:. 1、歹徒會利用FB、IG、YT、Google及簡訊等管道以股市名人、財經專家等人名義投放假投資廣告,或在交友軟體App假交友,宣稱保證獲利、穩賺不賠且利潤豐厚來吸引被害人。. 2 ...

  5. 2022年2月9日 · 第六式:財產侵奪. 失智者被詐騙後,一般可以透過「無意識或精神錯亂所為的意思表示」、「撤銷受詐欺而為之的意思表示」和「回復原狀、不當得利、返還」等主張,而爭取權益的保障。. 不過,必須在被詐騙後一年內用書面提出訴訟聲請,如果超過10年 ...

  6. 2023年5月22日 · 1. 不要回覆訊息或是點擊任何連結,因為這可能導致您收到更多的詐騙訊息或是手機植入有害病毒。. 2. 如果訊息聲稱自己是銀行、政府機關或是其他組織,請務必另外使用網路上查詢到的官方電話或是e-mail聯繫機關以確認訊息的真實性,切勿直接使用簡訊 ...

  7. 2023年2月10日 · 個資外洩的用戶,該如何求償? 無論是單純個資外洩,抑或外洩之後又遭詐騙的消費者,能不能請求賠償呢? 依照《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定 1,還是有機會可以請求損害賠償。由於在這類大規模個資外洩事件當中,被害人很難證明實際發生的損害,所以還能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酌量賠償每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