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開基天后祖廟,又稱開基天后宮,位於臺灣 臺南市 北區,是主祀媽祖的廟宇 [2] [3]。 該廟因是 臺灣本島 最早的 媽祖 廟,故以冠以「開基」之名 [2] [3] 。

  2. 於德慶溪注入臺江口岸的南岸,又稱「水仔尾小媽祖廟」,「小」是用來和俗稱「大媽祖廟」的大天后宮區別。. 創建於明朝永曆年間,三川殿僅有雲朵裝飾的單龍龍柱(通常年代較早的龍柱,一柱只雕一龍),是清初早期龍柱的特色,透露了廟宇的悠久歷史 ...

  3. 開基天后祖廟,又稱開基天后宮,位於臺灣 臺南市 北區,是主祀媽祖的廟宇 [2] [3]。 該廟因是 臺灣本島 最早的 媽祖 廟,故以冠以「開基」之名 [2] [3] 。

  4. 開基天后宮又稱為「小媽祖廟」,是相對於西定坊明寧靖王府所改建官方祀典祭拜的大天后宮「大媽祖廟」。. 因規模較小,且是民間百姓在祭拜的媽祖廟。. 冠與「開基」二字,乃表示是府城地區最早興建的媽祖廟。. 開基天后宮清領時期是位於鎮北坊德慶溪 ...

  5. 開基天后宮,俗稱小媽祖廟,因對應於寧靖王府邸改建、俗稱「大媽祖廟」的大天后宮而來。. 創建甚早,是臺南府城最早興建的媽祖廟。. 鄭成功 (1624-1662)在明永曆17年 (公元1662年)攻下普羅民遮城 (今赤崁樓)後,選址於當時德慶溪注入臺江內海出口南岸的水仔尾 ...

  6. 開基天后宮清領時期是位於鎮北坊德慶溪(現北幹線)的出口處,稱水仔尾媽祖廟 台南市北區自強街12號 府城地區最早興建的媽祖廟。 國定古蹟開基天后祖廟 | Tainan

  7. 2022年4月18日 · 位於開基天后祖廟的舊來發餅舖是一間台南在地的餅店,從1875年第一代生春糖舖開始,遵照傳統古法,堅持以手工製餅,主要以祭祀神明時所需的各種祭粿、糕餅及傳統糕餅為主,招牌產品有白糖酥餅、沙西餅及水晶餅、黑、白糖香餅(椪餅)等,與舊永瑞珍

  8. 開基天后宮俗稱小媽祖廟,對應於西定坊寧靖王府邸改建的大媽祖廟。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鎮北坊的水仔尾,是臺南市最早興建的媽祖廟,故以「開基」冠稱。

  9. 開基天后宮簡介. 府城最早媽祖廟之一於德慶溪注入臺江口岸的南岸,又稱「水仔尾小媽祖廟」,「小」是用來和俗稱「大媽祖廟」的大天后宮區別。 創建於明朝永曆年間,三川殿僅有雲朵裝飾的單龍龍柱(通常年代較早的龍柱,一柱只雕一龍),是清初早期龍柱的特色,透露了廟宇的悠久歷史。 走入廟內,年代久遠的不只龍柱,背後刻有「明崇禎13年」(即西元1640年)的媽祖神像,說明了神像是隨明朝移民渡海來臺;後殿崇祀的觀世音菩薩,為臺灣府知府蔣元樞所督造,為「府城三大觀音」之一(另外兩尊為祀典武廟的「微語觀音」、大天后宮的「閉目觀音」),側著身體的姿態,被稱為「傾聽觀音」。 除了明清時期的文物外,廟內也擁有為數不少的近代藝術精品,如三川殿天山畫室的彩繪磁磚、屋頂剪黏、水車堵交趾陶、正殿大理石板壁畫等。

  10. 景點介紹. 建於西元1662鄭氏時期開基天后宮是台灣最早的民設媽祖廟,因為規模不及大天后宮,也被台南人稱為小媽祖廟,廟宇不大,是一座二進式的建築,正殿供俸媽祖,左右有千里眼、順風耳隨伺,雖然是座小小的廟宇,但仍能感受到神威浩大的威嚴感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