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社會觀察. 投資. 虛擬貨幣. 《報導者》9月7日刊登的 〈演戲開戶當人頭、貢獻信用擔風險,線上博弈員工變「洗錢工具」〉 一文從博弈產業觀察洗錢犯罪現象,但「博弈」產業只是洗錢犯罪的一部分,目前台灣的地下市場更多的不是「奕智博」這樣樹大招風的 ...

  2. 2016年7月20日 · 報:曾經說過,在83歲時,會對下一世的轉世做出決定,下個月(7月6日)即將滿81歲,關於第十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有更清楚的想法了嗎? 達賴: 早在1969年,我就提到過達賴喇嘛轉世制度的延續,要由西藏人民來決定。

  3. 陳美霞/反思防疫:掙脫個人主義,回歸預防性、公共性、集體性與組織性. 近兩年, COVID-19 的世界流行及其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巨大衝擊,提供全球社會一個反思 公共衛生體系問題 的絕佳機會,台灣也不例外。. 台灣從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因為境外阻絕有效 ...

  4. 「我先講,不要再叫我選里長!」在高雄中山大學所在的哈瑪星社區中,年輕媽媽蔡小姐就是這樣的熱血民眾。有個3歲女兒的她,曾為了爭取在地公園的親子設施而打好幾次的1999(高雄市民服務專線),應該是奪命連環扣奏效,市府最終為小公園增添幾項簡易的親子設施。

  5. 2018年2月26日 · 三位法官經驗談:把被告當作自己,希望自己怎樣審判?. 法官真的都不願意改革?. 他們自己如何看待冤案?. 其實,也有不少法官想過人民為什麼生氣,且常常為司改議題大聲疾呼。. 《報導者》訪問高等法院的錢建榮、林孟皇法官,與某地方法院的A ...

  6. 揮別2020,新的一年仍籠罩在COVID-19(亦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陰影下,這場世紀之疫改變包括全球政治、經濟、交通等外在世界的運作。 社交隔離的時代,私密的情感需求也愈益強烈,包括台灣在內,隨著疫情轉趨嚴峻,交友軟體使用頻率也大幅增加,這凸顯人們對於未來的擔憂、情感的需求。

  7. 2016年5月11日 · 換句話說,我嘗試將當場的討論從直接的「國情不合」,變成我們對自我的搜尋(soul-searching)。我成功了嗎?我提出一個對於這個公共議題可能的問法,而我是從法律人類學的研究開始(當然,這個可能的問法最後也要變成公共辯論裡批判檢視的一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