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31日 · 分子演化 50 年的活歷史—文雄專訪 2022-11-04 熟悉的陌生人:做麵包、釀酒以外,臺灣森林無所不在的野生釀酒酵母菌 2022-06-23 珊瑚為何會同時間大量產卵?關鍵在日落到月昇的黑暗期! 2022-04-25 「科學家也需要 Art! 」持續破解果蠅大腦神經迴 ...

  2. 2017年8月18日 · 不然你問蔡阿嘎怎麼講?. 當時臺南山區的農民根本不會。. 康豹很認真地提出這個問題,思考一個盲點:噍吧哖事件先被日本殖民政府形界定為「土匪事件」神話,後來更被國民政府形塑成「抗日革命英雄」神話。. 但 1915 年發生的噍吧哖事件,如果是依循孫 ...

  3. 2020年8月25日 · 像是新加坡總理顯龍日前在《外交事務》季刊(Foreign Affairs)發表近 4 千字長文,同時在臉書陳述亞洲國家夾在美、中間的困難。顯龍呼喊的正是許多國家的心聲:「不選邊,可以嗎?」 海洋聯盟(美國、歐盟)與大陸聯盟(中、俄)的對峙 ...

  4. 2022年3月29日 ·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奇鴻特聘研究員,他是國際知名的神經科學家,過去長期在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做研究,2018 年回到中研院貢獻自己所學。. 奇鴻的實驗室主要是以果蠅視覺系統為模型 ...

  5. 2018年10月25日 · 語言是我們溝通的工具,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的佳穎研究員,觀測語言使用時大腦的反應,構築出臺灣語言使用與大腦關係的資料庫,包含從嬰幼兒語言發展、學齡閱讀障礙、老年老化失智、腦傷者使用語言的情況。很多時候,「注意力缺乏」跟「閱讀障礙」會一起發生,但何者是原因很難區分 ...

  6. 2017年5月24日 · 現代版神農嚐百草. 長期以來,科學家透過藥用植物中「二次代謝物」的發現、萃取純化,進而發展出保健食品、藥物。. 日前,楊文欽實驗室團隊發現了「咸豐草」中的「聚多炔糖苷 (cytopiloyne) 」有治療糖尿病的潛能,此發現所衍生中研院專利與技術也成功技轉 ...

  7. 2020年2月13日 · 初潮與絕經,是女人重要的生命歷程。過去,人們鮮少從性別醫療史的角度探討。走入更年期,50 後的女人如何被看待、定義?醫療如何介入女性的身體?背後隱含了什麼樣的身體觀?中研院史語所貞德研究員,考察古人面對「絕經」的歷史脈絡,提供當代對熟齡女性醫療關懷的省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