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陳懷恩(1959年12月3日 — ),台灣 攝影師,1983年加入台灣電影業,曾經協助著名導演 侯孝賢、鄭文堂等。 陳懷恩的代表作是 劇情片 《 練習曲 》,妻子是知名舞台劇演員 楊麗音 。

  2. 2007年4月25日 · 曾以電影「悲情城市」得過威尼斯金獅獎攝影殊榮的陳懷恩,是國內電影圈資歷二十年的資深攝影師與知名廣告導演。 他在廣告案子應接不暇的時候,放下一切,耗費十三個月的時間全心投入他的電影處女作 ──「練習曲」。 看見最「真實」的台灣. 即使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絕大多數都沒有環島旅行的經驗,」陳懷恩咧嘴笑說,多數人沒有時間停下腳步來好好感受這片土地的美麗。 所以,從攝影出身的陳懷恩有自信,要讓觀眾從「練習曲」裡,看見最「真實」的台灣面貌,找回樸直、美麗的台灣記憶。 陳懷恩很早就想過要拍一部屬於全台灣這片土地的故事,真正讓他展開行動的契機,卻是源於偶然遇見的一名大學生。 廣告. 去年,陳懷恩在東海岸台十一線拍片時,碰上一個騎著連變速都沒有的破爛自行車、背著一把吉他,大膽上路要環島旅行的大學生「阿材」。

  3. 2015年12月23日 · 記錄和對話之必要 專訪《如歌的行板》導演陳懷恩. 陳懷恩導演希望由瘂弦的故事帶出什麼意義? 記錄這位曾任聯合副刊大佬二十年的詩人,有什麼趣事? 圖片來源:目宿媒體提供. 文. 余佩樺.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15-12-23. 瀏覽數:2726. 暌違4年,文學家電影系列「他們在島嶼寫作II」上週正式在台上映。 暨2011年余光中紀錄片《逍遙遊》後,導演陳懷恩第二次參與此計劃,執導瘂弦紀錄片《如歌的行板》,劇組跨越加拿大、台灣、中國,追溯和記錄瘂弦的生命軌跡。 《如歌的行板》其實是這個系列的首發片,去年年底就率先面世,是為了慶祝瘂弦發起的創世紀詩社60週年。 今年7月該片獲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最佳攝影、最佳剪輯三項大獎。 陳懷恩導演希望由瘂弦的故事帶出什麼意義?

  4. 陳懷恩1959年出生,1982年畢業於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印攝科(現為世新大學),1983年開始從事電影製作工作,第一部參與製作的電影為《兒子的大玩偶》,並曾與侯孝賢導演長期合作擔任攝影指導。. 1989年他以《悲情城市》入圍第二十六屆金馬獎最佳攝影。. 入 ...

  5. 2017年8月13日 · 她51歲時辭世,就在她離開塵世已11年後,《悲情城市》攝影師、《練習曲》導演陳懷恩透過訪談羅曼菲的學生、朋友、老師,讓羅曼菲開朗的笑聲、曼妙舞姿,重現在大銀幕上。

  6. 2007年7月1日 · 《練習曲》是現年47歲、曾獲得威尼斯金獅獎的《悲情城市》攝影師陳懷恩,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 出道25年、歷練過所有電影幕後工作的陳懷恩,面對好萊塢與日韓電影左右夾攻,一直在思考國片發展的可能性。

  7. 《練習曲》 (英語: Island Etude )是一齣由 陳懷恩 編劇 、 導演 的台灣電影。 劇情描述一位學生 騎單車環台灣島一周 的過程中所經歷的故事,並藉此紀錄臺灣的地方風俗、旅遊觀光、歷史故事與社會問題。 2007年 4月上映後,片中對話「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感動許多觀眾,同年暑假興起單車環島熱潮。 該片於2007年創下台灣電影最多播放戲院、最長放映期等多項紀錄 [1] 。 劇情 [ 編輯] 為了避免日後後悔,或是再沒有機會旅行,即將大學畢業的 聽障 學生明相向學校請假,騎上單車,開始以 高雄 為起點的單車旅行。 明相的旅行線路正好是逆風向,一路上借宿、騎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8. 台灣新電影的第一波。 二十多年來,與楊德昌侯孝賢等多位台灣知名導演合作,擁有多方面的電影才華,作品超過百部。 2007《練習曲》自己編劇、導演、攝影,不但票房亮眼,更引發全台單車環島熱潮。 本片圖文著作權為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收錄作品. 曼菲 Manfei. 2017 120 min 導演. 如歌的行板 A Life That Sings - YA Hsien. 2014 143 min 導演. 逍遙遊 The Untrammeled Traveler. 2011 75 min 導演. 我在南洋 A Taiwanese Teikoku Kunjin. 1993 32 min 攝影. 台灣新電影的第一波。

  9. www.wikiwand.com › zh-tw › 陳懷恩陳懷恩 - Wikiwand

    陳懷恩( 1959年 12月3日 — ),台灣 攝影師,1983年加入台灣電影業,曾經協助著名導演 侯孝賢、鄭文堂等。陳懷恩的代表作是劇情片《練習曲》,妻子是知名舞台劇演員楊麗音。

  10. 2017年9月15日 · 電影導演陳懷恩,有《練習曲》《逍遙遊》《如歌的行板》等作品(攝影/簡子鑫) 訪談開始前、結束後,陳懷恩忙不迭舉起胸前相機,這裡拍拍,那裡拍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