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 死亡率極高的心血管疾病 】,尤其是【 急性主動脈剝離 】 最典型好判斷的症狀為『劇烈胸痛』,但如果連續3日有心跳異常or喘氣昏厥感則須就醫檢查 主動脈剝離治療方式有【 藥物 】&【 手術 】,治療方針須依剝離位置來進行判斷

  2. 心臟外科. 手術後10-14天左右即可出院 但當您發生下列狀況, 不論何時請提早回院就醫治療,或以電話與我們聯絡。 呼吸困難、呼吸短促、呼吸喘於休息後仍無法恢復甚至無法平躺休息。 活動力減少、 疲倦、食慾差. 排尿量減少、下肢水腫、體重增加。 頻繁或持續的心律變慢,於運動後心悸經休息後無法恢復,並合併呼吸困難、頭暈、冒冷汗等情形。 傷口出現感染徵兆:紅、腫、熱、痛、血性或膿性分泌物伴隨發燒時,都可能是感染跡象應儘早回診。 發燒( 體溫>38°C)、畏寒、忽冷忽熱等。 不明原因的腹部疼痛、嚴重的噁心嘔吐及無法進食等。 服藥後出現紅疹、噁心、嘔吐、眩暈、心搏過緩等情形。

  3. 開胸手術的死亡率及併發症很高,取決於患者的症狀,剝離的範圍,和手術的方式。如果患者的主動脈剝離影響到心臟,或是頸動脈,造成休克 ...

  4. 一、 主動脈剝離術後之生理問題及相關照護. 術後主要目標為持續控制血壓(收縮壓為100-120mmHg)和維持心臟功能,並密切監測意識狀態、生命徵象、血流動力學、尿量與電解質等變化,記錄輸出入量、觀察胸腔引流管的引流量及顏色,有無出血合併症等(Weigang. et al., 2008)。 手術傷口疼痛屬一種急性不舒適,具個別性與主觀的特性(黃、王,2009)。 術後疼痛對病人影響是多方面的,因此正確的評估與有效積極的處置,是良好照護品質不可或缺的( 明、吳、陶、趙,2009)。

  5. 2018年1月8日 · 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是將血管剝離部位切除後,植入人工血管與上、下方正常主動脈縫合。 所以術後照護重點應將收縮壓控制在90~120mmHg之間,避免人工血管接合處破裂出血,且密切觀察胸管的引流量與顏色 變化。

  6. 主動脈剝離疾病及手術簡介. 出院後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一、傷口照護. 二、服藥須知. 三、呼吸功能訓練. 四、需立即就醫的異常症狀. 五、日常生活的保健之道. 六、飲食指導. 七、復健活動指導. 八、性生活的指導. 九、三個月內常見問題與處理. 附件:紀錄單參考表格. 壹、前言. 本手冊的目的乃提醒您與家屬做好居家自我照顧,以減少病況惡化,提升您的生活品質。 貳、住院診斷及手術方式.

  7. 2023年2月18日 · 主動脈剝離症手術是一項高難度外科手術,手術死亡率與下列息息相關:病人年齡大、病情嚴重度複雜例如主動脈破裂、手術急迫性、主動脈剝離嚴重度、主動脈弓是否需修補、是否需合併作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主動脈瓣修補或置換術,心臟衰竭嚴重度等有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