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行政院新聞局 (簡稱 新聞局)是 中華民國 行政院 已裁撤的附屬機關,具有 部會 級地位,成立於1947年5月2日,組織架構後隨 政府遷台 而有所調整。 其主要負責行政院的 公共關係 、政策宣傳、形象推廣、政府發言等工作,因而有「政府化妝師」之別稱,並曾負有協助 大眾傳播 產業發展的事務。 因配合 行政院組織改造,其於2012年5月20日裁撤,改為在行政院本部內的發言人辦公室(今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 歷史. [編輯] 1983年行政院新聞局電影片准演執照. 原行政院新聞局地方新聞處. 1947年5月2日,「行政院新聞局」在 南京市 新街口 國貨大樓成立,下設第一處、第二處、第三處,分別掌理國內宣導、國際宣導、傳播業輔導及新聞分析事項。

  2. 重要政策、事件與施政措施之國內新聞聯繫、發布,與國際新聞發布之規劃、執行及督導。. 本院整體文宣與重要政策傳播之規劃及推動。. 國內輿情之蒐集研析、協調處理與國際輿情因應之協調及督導。. 本院對所屬機關(構)新聞傳播之統合、協調及督導 ...

  3.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14)日出席「三級機關副首長及二級機關司處長AI共識營」時表示,政府有責任建立AI治理架構,讓AI的發展與應用朝良善的方向發展。

  4. 行政院長陳冲表示,新聞局是一塊閃亮的金字招牌,雖然將在5月20日後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但未來仍將在文化部、外交部與行政院發言人室發揮功能,他期許這塊金字招牌分散到3個單位後,仍繼續努力為大家服務,為社會效力。 新聞局長楊永明表示,新聞局自民國36年5月2日在南京成立,65年來堅守崗位,作為政府政策的發言喉舌,也站在國際宣傳第一線,並制訂許多傳播媒體重大政策,在國家關鍵的時刻,都可看到新聞局同仁的身影,他相信組改後同仁不論到外交部做外交尖兵,文化部做文化園丁,行政院發言人室做發言工作,都能秉持誠正奉獻的傳統,在新崗位上發光發熱。 楊局長指出,新聞局在國際宣傳、影視、流行音樂和出版等三大文創產業都多所建樹。

  5.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 為 中華民國 行政院 院本部的內部單位,負責行政院的新聞發佈、政策宣傳、形象推廣等 公共关系 工作,發行中英文版《中華民國年鑑》,並推出新聞資訊主題網《政院e點通》 [1]。 歷史. 1950年4月24日,行政院成立內部單位「行政院發言人辦公室」。 1954年1月1日,從行政院本部獨立成為 行政院新聞局。 2012年5月20日,再改為行政院內部單位,並復設「行政院發言人辦公室」。 2014年7月2日,行政院發言人辦公室改名為「行政院新聞傳播處」 [2],主任改為處長,副主任改為副處長 [3]。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為支援行政院發言人的 業務部門,處長為行政院發言人的 幕僚長 、高級助理,副處長為行政院發言人的副幕僚長、副高級助理。 歷任發言人. 歷任處長(幕僚長) 組織.

  6. 行政院新聞局(簡稱新聞局)為現台灣當局行政院的附屬機關,屬於“院本部”內編制單位。 新聞局素有“政府化妝師”之稱,除負責台灣當局的公共關係、政策宣傳、形象...

  7. 行政組織. 行政院在民國70年11月11日成立了文化建設委員會(下稱文建會),作為統籌規劃國家文化建設施政的最高機關,在全國性和地方性的文化發展工作上,扮演政策規劃與推動者的角色。 文建會除了支援性的幕僚單位之外,主要由三個業務部門組成,分別負責文化政策、文化設施、文化資產、社區營造、文學、歷史、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化交流等工作,轄下有19個附屬機關。 施政關照的對象包括一般藝文人士團體,以及縣市文化局、文化中心和社區。 在巴黎、紐約和東京三地另設有海外文化中心,為提供對外文化藝術交流的平臺。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數位化的衝擊、產業化的壓力、亞洲區域文化板塊勢力的移動,臺灣所具備的獨特性與環境優勢,勢必透過更具計畫性及長遠發展性的策略運用,方可在這一波的激烈競爭中,取得更有利的位置與焦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