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26日 · 七等生則是具備覺醒能力及反省能力的叛逆寫作者。 叛逆是一種破壞,帶來變化,同時也有助於新的建設。 他的作品才能夠不斷衝擊出新的思想 ...

  2. 七等生 的《我愛黑眼珠》 「他的小說佈局,充滿了真實與夢幻的交錯,經常從一個現實的敘事,陡然融入於一個神秘而非現實的自我世界,透過冥想的運作,或以象徵、或以預言的形式,探討繁複尖銳的現實問題。」〈七等生集序〉李龍第的信念:1.他 ...

  3. 王晴達,《七等生及其小說作品之生命意義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2009)。 3 張雅惠,《存在與欲望:七等生小說主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4)。 吳孟昌,《七等生小說研究:自我治療的書寫旅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 關鍵字: 七等生,找到 42 筆資料。 加上 作者 或 出版社 ,取得更精準的搜尋結果。 找不到你要的書嗎? 自行新增書籍 圖片 列表 沙河悲歌 七等生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

  5. 朱賢哲導演以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家七等生為主角,拍攝的文學紀錄片《削瘦的靈魂》是目宿媒體「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三季計畫。 《削瘦的靈魂》內容在「美學」與「倫理」間拔河、拉鋸及辯證。此次能讓長久背對社會的七等生「面對鏡頭」實屬不易。起初,七等生只答應朱賢哲拍攝「關於他與他 ...

  6. 七等生(1939年7月23日—2020年10月24 日),本名刘武雄,中国台湾现代主义代表作家。苗栗县通霄镇人,曾任小学教员。七等生,作家,台湾苗栗通霄人,七等生是笔名,取“七竹寺生”之意。一九六四年,开始在《现代文学》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是活跃 ...

  7. 2000年5月1日 · 《沙河悲歌》 - 七等生 - 七等生總是能以獨特的寫作風格捕捉住貧困者豐富的心靈樣貌。他曾說「我的文學思想與我的出生背景、生活很有關係。」而貧困的童年、青少年時期、傳統而保守的鄉下生活,卻讓他對這類人物有最多的體認和思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