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包括各種誘人的麵包、甜點、糖果、餅乾、蜜餞、汽水、可樂等飲料都是假食物。 因為加工食品通常會加入一些值得商榷的東西,同時去除一些有價值的營養素,像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 吃這種食物不僅得不到營養,還會增加身體的負擔,因此也被稱為「垃圾食物」。 常吃垃圾食物也會造成負責能量合成的維生素B 群和C 缺乏,所以很多人經常覺得無精打采,容易疲倦,主要是吃了過多「食品」,而沒有吃健康的「食物」。 資料來源: 參考遠見天下文化雜誌2015.7 . 【相關延伸及補充資料】 1、教師可搭配食農教育,將此題材融入課程中。 2、利用午餐時間,教導學生用心吃飯,以聞、看、嚼、吞四步驟,專注、放鬆地享受每一口的幸福。

  2. 講座活動上,黃教授也藉由「正念品嘗」的方式,邀請在座兩百多位民眾一起吃葡萄乾,透過眼、耳、鼻、舌、身等五種感官去細細品味,在咀嚼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吃」這個動作上。 非常神奇的是,當大家用正念方式專注在吃葡萄乾時,腦中出現的各種情緒就像身體的過客一樣,大腦對這些情緒不反應、不評價也不抗爭,大腦杏仁核不被啟動,焦慮感受下降了,身心更輕鬆了。 透過這樣的練習,讓民眾清楚認知到當情緒產生的時候,不要「加工」情緒,就能降低腦中警示系統的反應,身心就能變得很平和。 講座尾聲,人基會副秘書長許薰瑩也鼓勵在場聽眾「不要被杏仁核綁架了」,應該利用正念的練習,培養自我覺察的能力,減少壓力對身心的負面影響。 正念就像是提升生命品質的保護傘,也像是生命中的明燈,光明來了,生命的幽暗就被驅散了。

  3. 聖嚴法師曾分享,吃飯的方法很簡單,掌握「動口不動手,動手不動口」的原則,全身放鬆,以歡喜感恩的心情,清楚挾菜、咀嚼、吞嚥的每一個動作和感覺。 唯有放鬆、清楚、專注地吃,才能吃得健康,也吃出食材的原味。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的吃飯禪則是「以正思擇,食於所食」。 「吃飯的時候,我會去觀照整個食物和我的身心的生滅關係。 」惠敏法師分享,每一口飯菜的背後都像一張網,從食物的源頭到嘴巴這一端,連著許多的人、事、物的奉獻與付出,他會藉此提醒自己:「是否恰如其分地用餐? 吃進來之後,能量要用去哪邊? 如何報答眾生恩,回饋社會大眾?

  4. 2014-03-06 臺灣. 果祥法師過年前剛來台南分院介紹我的師父這本新書引起很大的迴響。. 3月2日這天法師再度抽空來台南普照這次分享健康新觀念講題是吃對食物 保衛地球 救護自他」,80位菩薩齊聚大殿聆聽法師精闢的解說。. 法師除了以圖片說明 ...

  5. 從設計菜單、計算菜量、採買、撿切菜到烹調,這些看似平常但處處充滿著學問,法鼓山的飲食簡單、衛生、營養,只要膽大、心細、有時間、有耐力,就能夠學習擔任香積義工與大家結善緣。 材料費:1,000元 請自備:環保餐具、圍裙、口罩。

  6. 分享心靈環保的飲食智慧:以慈悲之心透過雙手揉合健康的元素,做出優質的平安飲食,提升自我心靈的免疫力也同時建設健康的身心淨土。 活動報名 報名對象

  7. 從設計菜單、計算菜量、採買、撿切菜到烹調,這些看似平常但處處充滿著學問,法鼓山的飲食簡單、衛生、營養,只要膽大、心細、有時間、有耐力,就能夠學習擔任香積義工與大家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