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2月20日 · 壺復興,是18歲的他交出的「作品」。「 壺是做出來了,但裡頭沒有靈魂」,撒古流回憶,這個念頭,讓他以考古的方式,一路從創作往源頭探索。至今,原住民部落文化的失去從沒停過,他的作品,也沒停 ...

  2. 2021年8月16日 · 大偉則推測,原民會要處理此事的「政治壓力很大」,因為原保地問題背後的政商網絡很龐大,而且不分藍綠,原民會勢必面臨這種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構性壓力;此外則是「社會對話不夠」,多數民眾不知道原保地不能夠賣給非原住民,而全 ...

  3. 2024年3月10日 · 楊逵、葉 夫婦家族合影。(圖片提供/楊逵文教協會) 30年,恰好是一個「世代」(generation)。1906年出生的楊逵與生於1936年的楊建,父子的年齡差距也恰好是30。楊逵紀念音樂會首度舉辦滿30年,名為「復刻」的這場音樂會,由陪伴楊逵最久 ...

  4. 2023年6月27日 · 遲來的台灣#MeToo運動,揭開疤痕後怎麼走下去?. 2023年5月台灣#MeToo運動,從政黨開始延燒,社群媒體時代訊息快速傳遞,讓不少性騷擾當事人、見證者打破沉默,道出自己的#MeToo故事,從單一聲音如今變成合唱,這把火已從政治界燒進學術教育界、運動界、商界 ...

  5. 2023年7月10日 · 今年6月初開始在台灣Facebook社群中,無數的性侵犯與性騷擾事件從政黨、職場、校園、娛樂、藝文領域的黑暗角落被陸續揭露,進到主流大眾的視野,猶如一場大規模的集體創傷,人們彷彿一夕之間發覺表面光鮮亮麗、道貌岸然的背後,對他人身體界線的試探與侵犯,長期被整個社會默許與忽視。

  6. 」談起收容中心可以住多久,媽媽緊張地說,希望縣政府即使不再設收容站,也能保持國小禮堂開放,讓附近住戶都能在大概知道地震預報時先行前往過夜。補助固然重要,但對媽媽來說,她更在意的可能是一個好的防災場所,和一夜好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