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0日 · 貼合習俗中不用爐火的需求,也逐漸變成祭祖供品,如客家人傳統會使用草仔粿(艾粄 )作為新墳的掃墓祭拜品,因此草仔粿也有墓粿的說法。至今,草仔粿不再只是祭祖食物,走向、更貼近於大眾飲食生活。草仔粿的食材原料:艾草、鼠麴草 ...

  2. 2021年12月6日 · 台語常說的「草仔粿」,也就是客家人稱的青粄、艾粄等客家式菜包,因為其外皮中使用的青草汁液,就是來自艾草,喜歡這個軟Q口感的話,不妨跟著一起從翠綠粉糰的小秘訣,到鹹香內餡配方一起學起來,之後想變化動手做紅豆粿、芋頭粿,也可以很快上手喔!

  3. 2021年4月24日 · 清明節吃的草仔粿、艾粄,顏色都是綠色的,與原料的產季有關之外,吃冷食的習慣又與寒食節密不可分。清明節掃墓祭祖,少不了吃潤餅、草仔粿 ...

  4. 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bǎn。字从米,从反,反亦声,为古汉语,也写作䉽或䬳。糍粑一类的米制饼。《玉篇》记载:“,米饼。”据《康熙字典》记载:“‘’,《广韵》博管切,《集韵》補滿切,音昄,屑米饼。”“”是糍粑一类的米制饼,常见于客家和海南地区,其中以客家地区最为 ...

  5. 艾粄. 艾粄. 依據《本草綱目》中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艾草,自古在民間即有食用、避邪等用途,清明時節為盛產期,客家人會取艾草製成「艾粄」當作掃墓祭品 ...

  6. 2021年3月29日 · 李喜娣做艾粄已有30多个年头,她说:“艾粄是客家人的传统小吃,也是客家独特的清明文化。 清明前后,客家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吃艾粄的习惯。 艾粄散发着浓浓艾叶香,因加有艾草,可消食健胃,散寒除湿,消肿散结,有平喘、镇咳、祛痰、护肝利胆的作用,客家人钟情于它的药用保健功能。

  7. 2017年5月14日 · 艾粄,是清明粄中其中的一種,是一種美味的漢族傳統小吃,屬於客家菜。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藥用保健功能。 艾草制糕點是廣泛流行於我國江浙地區、客家地區、閩南地區及潮汕、廣府地區的傳統糕點,江浙地區稱「青團」,粵東及台灣客家地區稱「艾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