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5日 · 回到1968年5月30日——那個月的末尾。支持戴高樂總統的人群湧上了香榭麗舍大道,在凱旋門集結。為了壓倒工人遊行的國際歌聲勢,他們高唱馬賽曲。為了蓋過全國漫捲的紅旗(共產主義)和黑旗(無政府主義),他們在樓頂揮舞三色旗。

  2. 2018年5月27日 · 社會新時代的1968 更加不能忘記的是,在風暴核心的法國南泰爾大學,燃起整場運動的是男學生去女生宿舍探訪的「權利」。 他們針對大學保守而嚴厲的規條,要求管理層開放改革,先演變成一場學生與警方的衝突,後引發社會大規模罷課和罷工。

  3. 2017年1月28日 · 1968年1月29日《工商日報》報道,商台響應市民建議,在除夕、年初一、初二及初七,共播放四次「二萬響爆竹錄音聲帶」。 港英政府自六七暴動後,禁止市民燃放炮仗,報道指「新年炮竹聲成絕響」,由於放炮仗是當時農曆新年的重要習俗,「為求廣大市民感受熱鬧氣氛」,決定播出炮仗錄音 ...

  4. 2024年5月1日 · 1968年4月23日,數百名學生舉行示威活動,抗議越戰,同時反對哥倫比亞大學計劃在附近的哈林區(Harlem)建造一座他們聲稱將成為種族隔離的體育館。 示威者到達體育館建設現場,拆除防護圍欄,然後返回校園,將自己封鎖在Hamilton Hall內,並阻止代理院長離開辦公室。

  5. 2017年8月18日 · 1863年《解放奴隸宣言》及國會修憲,正式將奴隸制廢除,而除著1865年北方政府勝出,美國正式宣佈廢除奴隸制度。. 《解放奴隸宣言》及憲法雖然保障所有公民有平等權利,但實際上黑人並未獲得平等對待。. 像是1896年,接有八分一黑人血統的普西因搭乘專為 ...

  6. 2024年4月30日 · 怒火燒至歐洲 巴黎政治學院學生封鎖校園要求讉責以色列.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爆發反戰、挺巴勒斯坦示威,示威燒至歐洲校園,勾起上世紀60年代美國學生主導反對越戰、反種族主義運動的回憶。. 事隔50餘年,哥倫比亞大再次成為左翼運動的起點,但這一次 ...

  7. 2024年5月25日 · 羅密歐與茱麗葉|女主角被嘲似猿人 回顧三個舊版位位都天仙下凡. 《羅密歐與茱麗葉》是家傳戶曉的莎士比亞名著,講述了兩位青年男女相戀,卻因家族仇恨而遭不幸,最終兩家和好的故事。. 《羅密歐與茱麗葉》曾無數次被改編成劇集、電影、舞台劇。. 1968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