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飛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英語: UFO Group (Taiwan) ),簡稱 飛碟唱片 ,是 台灣華納音樂 的前身 [1] [2] ,曾與 滾石唱片 並列1980年代臺灣唱片界二大龍頭 [3] 。 沿革 [ 編輯] 飛碟唱片正式成立於1982年12月1日,成立時全銜為「 飛碟企業有限公司 」(英語: UFO Record Company Limited )。 原任職於 滾石唱片 的 吳楚楚 與 彭國華 ,由於經營理念與滾石唱片不合,離職後成立飛碟唱片 [4] 。 飛碟唱片創業的首張唱片 專輯 是 陶大偉 專輯《陶大偉1983創作專輯:嘎嘎嗚啦啦(ㄍㄚ ㄍㄚ ㄨ ㄌㄚ ㄌㄚ)》 [5] 。

  2. 1991年10月21日至1994年10月9日,飛碟唱片在 衛視中文台 開設日播節目《飛碟巨星耀亞洲》和周播節目《飛碟巨星週末嘉年華》,前者內容是純打歌,後者內容是飛碟唱片歌手的訪談和玩遊戲。. 1995年,由於經營理念與 華納音樂集團 出現歧見,飛碟唱片原 ...

  3. 飛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英語:UFO Limited by Share Ltd (Taiwan))是華納音樂集團的台灣 子公司 ,台灣 華納唱片 的前身,與 滾石唱片 並列1980年代台灣唱片界兩大龍頭。 基本介紹. 公司名稱 :飛碟唱片有限公司、飛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外文名稱 :UFO Records (Taiwan) Co Ltd.、UFO Limited by Share Ltd. (Taiwan) 總部地點 :中國 台灣. 成立時間 :1982年12月1日. 經營範圍 :唱片、音樂、娛樂. 公司類型 :股份制企業. 公司口號 :製造好聲音,贏得您的心. 旗下歌手 : 蘇芮 王傑 蔡琴 路童 小虎隊 等. 製作人 : 李壽全 陳志遠 彭國華 陳樂融 等.

  4. 飛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英語: UFO Group (Taiwan) ),簡稱 飛碟唱片 ,是 台灣華納音樂 的前身 [1] [2] ,曾與 滾石唱片 並列1980年代臺灣唱片界二大龍頭 [3] 。 沿革 [ 编辑] 飛碟唱片正式成立於1982年12月1日,成立時全銜為「 飛碟企業有限公司 」(英語: UFO Record Company Limited )。 原任職於 滾石唱片 的 吳楚楚 與 彭國華 ,由於經營理念與滾石唱片不合,離職後成立飛碟唱片 [4] 。 飛碟唱片創業的首張唱片 專輯 是 陶大偉 專輯《陶大偉1983創作專輯:嘎嘎嗚啦啦(ㄍㄚ ㄍㄚ ㄨ ㄌㄚ ㄌㄚ)》 [5] 。

  5. 1991年10月21日至1994年10月9日,飛碟唱片在 衛視中文台 開設日播節目《飛碟巨星耀亞洲》和周播節目《飛碟巨星週末嘉年華》,前者內容是純打歌,後者內容是飛碟唱片歌手的訪談和玩遊戲。. 1995年,由於經營理念與 華納音樂集團 出現歧見,飛碟唱片原經營班底 ...

  6. 飛碟唱片在80年代初期成立伊始,即以收藏好的聲音做為宗旨,為大家奉獻了400多張經典專輯,成為華語流行樂第一品牌,無論臺前幕後陣容,飛碟都是無敵的存在,光說創作隊伍,同時擁有二李五陳,再加上樑弘志鈕大可陳復明曹俊鴻譚健常小軒楊立德翁孝良劉虞瑞陳小霞陳家麗陳克華王文清樓文中吳大衛戚小戀RICKY HO林隆璇丁曉雯蔣三省徐嘉良鄭華娟李達濤黃慶元張方露許常德廖瑩如李安修鄭淑妃ISKANDAR ISMAIL等等等等,毫不誇張的說,當時這樣的強大夢之隊,即使把臺灣其他所有唱片公司加起來也無法抗衡。 在資本全球化浪潮席捲臺灣唱片業的90年代中後期,飛碟與合作多年的華納達成一致,由華納逐漸注資控股直至全盤收購。 這裡有一個疑問多年來困惑很多人:究竟為何在飛碟經營情況並未惡化的情況下賣給華納?

  7. www.wikiwand.com › zh-tw › 飛碟唱片飛碟唱片 - Wikiwand

    維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飛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英語: UFO Group (Taiwan) ),簡稱 飛碟唱片 ,是 台灣華納音樂 的前身 [1] [2] ,曾與 滾石唱片 並列1980年代臺灣唱片界二大龍頭 [3]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