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可分為量子材料物理,生物動態物理及中高能物理三大主流。 涵蓋的領域有粒子物理與宇宙學,實驗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凝態與表面物理,統計與計算物理,生物物理,及流體與非線性物理等。

  2. 一般介紹. 物理研究所於西元1928年首創於上海,1962年於臺北南港復所,由吳大猷院士擔任首任所長。. 爾後歷屆所長為王唯農博士(1976-1977),林爾康博士(1977-1989),何侗民博士(代理,1989-1990),鄭天佐院士(1990-1999),姚永德博士(代理,1999-2002),吳 ...

  3. 物理学报》&CPB两刊编委会会议暨第二届物理所-物理学会合办四刊联合青年编委会会议成功召开

  4.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簡稱中研院物理所,係中華民國 中央研究院附屬的研究機構,首創於上海。 前身為 理化實業研究所 「物理組」。 1928年獨立,1962年於 臺北市 南港復所。

  5. 新進人員介紹──物理所柯忠廷助研究員. 柯忠廷先生於美國杜克大學物理系取得博士學位,研究超導體與單層石墨稀耦合形成的混成材料以及奈米碳管所製造的量子點元件。. 前者探討超導電流在不同情況下的行為,例如在不同溫度,元件尺寸以及外加磁場下的 ...

  6. 2023年1月19日 ·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研院物理所,系中华民国 中央研究院附属的研究机构,首创于上海。 前身为 理化实业研究所 “物理组”。 1928年独立,1962年于 台北市 南港复所。

  7. 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研院物理所)即宣告成立,并将6月9日定为所庆日,首任所长丁燮林。 1928到1949年的20年中,中研院物理所经历两任所长,三次改变内部组织,七易所址。

  8.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物理所」)是中國科學院早期成立的研究所之一,成立於1950年,所址地處北京市 海淀區 中關村,其前身是成立於1928年的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於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9. 中央研究院今(1)日公布首屆「中研學者」獲選名單,獲選者為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郭力維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陳國璋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許翺麟教授,及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黃貞穎教授,共計4位學者計畫獲選。. 「中研 ...

  10. 天文物理理論與觀測整合研究計畫(CHARMS)由中研院天文所與高等理論天文物理中心發起,旨在結合最尖端的理論與計算天文物理,詮釋最新觀測天文學得到的資料,作為理論與觀測的橋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