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重陽節 [5] ,是 漢字文化圈 傳統節日,為每年 農曆九月初九日 ,「重陽」一詞始見於 三國時期 ,因《 易經 》中「九九」兩陽數相重,故名「重陽」,在 唐代 , 唐德宗 在位時將重陽節列為「三令節」之一,重陽節開始成為正式節日。 中國民間素有在重陽節登高、祭祖及祈求豐收等習俗。 2006年,重陽節被列入中國首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另外,重陽節也是中國法定 老年節 ,被賦予了尊老敬老、祝福健康長壽含義。 由來 [ 編輯] 關於重陽節的由來有很多說法,最有名是桓景劍刺瘟魔故事。

  2. 2022年10月2日 ·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 「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 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 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禁忌. 1,不能說節日快樂. 為什麼重陽節不能說節日快樂呢? 因為重陽節是個辟邪日子,重陽與除夕、清明、中元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這類的節日一般忌說「節日快樂」,最好說些祝福的話語。 比如全家安康或身體健康等。 2,不能送菊花. 重陽節可以賞菊,飲菊花酒,但卻不可以送菊花,若送人一束菊花,很可能讓人家誤解你送花的意思。

  3. 重陽節 [5] ,是 漢字文化圈 傳統節日,为每年 农历九月初九日 ,“重阳”一词始见于 三国时期 ,因《 易经 》中“九九”两阳数相重,故名“重阳”,在 唐代 , 唐德宗 在位时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重阳节开始成为正式节日。 中国民间素有在重阳节登高、祭祖及祈求丰收等习俗。 2006年,重阳节被列入中国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另外,重阳节也是中国法定的 老年节 ,被赋予了尊老敬老、祝福健康长寿的含义。 由來. 關於重陽節的由來有很多說法,最有名的是桓景劍刺瘟魔的故事。

  4. 2023年10月23日 · 大. 記者 黃韻文 /綜合報導. 2023-10-23 10:45:22 |2023-10-23 10:58:37. 今天是農曆9月9日的九九重陽節」,因為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因此兩九稱為重陽而九九音同久久重陽節因而演變成敬老節希望長輩都能長長久久長命百歲。...

  5. 重陽節習俗2: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本意。. 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 ...

  6. 2023年10月23日 · 重陽節習俗要登高踏青的由來.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旅遊? 傳聞在東漢時期,有個叫做桓景的人,他居住的地方流行了大瘟疫,他的父母也因此而病死。 他為了幫助其他人而去拜師學藝,希望把瘟疫除掉。 在得到仙人的指導下,仙人將降妖青龍劍、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交給桓景,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並對他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 於是,桓景在九月九日這天,帶著妻小、鄉親父老們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再把菊花酒分給每個人喝,避免大家染上瘟疫。 桓景和瘟魔搏鬥,最後成功殺死瘟魔。 從這天開始,人們就開始過重陽節,並且有重陽節登高的習俗。 2. 重陽節喝菊花酒. 菊花酒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也可用菊花酒來擦拭身體,增加免疫能力。 3. 重陽節參與敬老活動.

  7.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重陽節是指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 易經 》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兩大重要主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 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 《 呂氏春秋 · 季秋紀 》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活動。 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原始形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