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4年11月4日 ·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對血壓高者發生心臟血管疾病危險性的估計與分類,高血壓是心臟血管疾病最要的危險因子(見表1),若併有其他危險因子時,也會增加發生心臟血管疾病危險性。

  2. 2023年11月8日 · 當發生冠狀動脈疾病或缺血性心臟病,常需要手術來解決較嚴重的血管阻塞問題。. 但心血管狹窄或阻塞並非突然發生,可能是眾多因素長期累積所導致,了解危險因子並改變生活狀態,也是復健走向健康的一環。. 了解心血管危險因子. 心血管危險因子 ...

  3. 廣告. 大多數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都是可以治療、控制及改善的,雖然有部分因素是無法加以控制的,如年齡、性別和家族史,但並非所有因素都是天生的,像是高血壓(Hypertension)、吸菸、高膽固醇(高血脂)、肥胖、缺乏運動及糖尿病(Diabetes)等,都 ...

  4. 根據歐美心臟醫學會的心血管疾病預防建議,現行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肥胖等,其中以抽菸是最容易改善但卻也是最困難改變的因子。 近年來,在學者的努力下發現,身體上多種癌症的產生多跟抽菸有關,也證實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更是重大,尤其在二手菸的部分,更提出證據證明即使是不抽菸的第三者,也會因短至1周1小時的二手菸接觸,增. 12 30. 卷5期. 加了1.2倍心肌梗塞的機會,不可不防。 還好自2009年1月11日起,政府推行全面禁菸活動,希望全民一起來努力,遠離菸害,常保健康。 ̇高血壓高血壓是一個隱型殺手,常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卻飽受它的威脅。

  5. 心血管疾病之預防包括危險因子控制健康飲食適量運動以及適當的使用抗血小板藥物。 若您有已知之心血管疾病或患有糖尿病無論計算後之心血發生率多少,您皆視同為高危險族群 (10年危險性>20%)。

  6. 如何預防心臟疾病? 最簡單的答案就是 : 看醫師!做心臟疾病篩檢並不好玩,所以大多數人都拒絕去檢查,即使已有心臟疾病症狀的人,也是如此。事實上,不管是否感覺良好,去一趟診所或醫院是必要的,因為很難自我分辨心臟疾病的症狀。

  7.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也是目前全球疾病負擔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排名的首位。 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受年齡、運動、肥胖抽菸等因素影響。

  8. 2020年12月27日 · 提醒跨年出遊的年輕民眾注意保暖外,應結伴同行,牢記心血管疾病促發症狀;若有感冒症狀,勿逞強參加跨年出遊活動,建議在家多休息,確保能以健康平安開啟一整年。 牢記心血管疾病促發症狀,儘速就醫

  9. 2023年9月23日 ·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簡稱,又稱缺血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一種心臟病。. 環繞在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主要負責供應心臟氧氣和養分,當脂肪堆積而使動脈血管變窄或阻塞,就叫動脈粥狀硬化。. 如果只有慢性阻塞,通過的血流量減少導致缺氧 ...

  10. 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在中度危險等級(intermediate-risk)的民眾能幫助找出高危險族群和治療策略的改變,省去打顯影劑的風險,受檢者只要閉氣十秒鐘,就能清楚呈現冠狀動脈粥狀斑塊的鈣化程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