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孫中山著有書籍《三民主義》(1924年十六講版)、《革命方略》、《五權憲法》、《中國革命史》(1923年)、《中國存亡問題》(1917年)、《建國大綱》(1924年)、《建國方略》(1921年)、《民權初步》(1917年)(後編為《建國方略》之三)、《 。

  2. 孫中山著有書籍《三民主義》(1924年十六講版)、《革命方略》、《五權憲法》、《中國革命史》(1923年)、《中國存亡問題》(1917年)、《建國大綱》(1924年)、《建國方略》(1921年)、《民權初步》(1917年)(後編為《建國方略》之三)、《 。

  3. 陳錫祺:孫中山先生領導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提出過系統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設計畫,這充分顯示了孫中山先生的氣魄與眼光,他的很多構想在今天仍有參考價值。

  4. 孫中山先生》是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驅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而特別攝製的3集歷史文獻紀錄片。 該紀錄片由中宣部、全國政協、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5. 2016年11月11日 · 中國大陸當局在這天,罕見高規格的紀念孫中山,外人看起來有種「搶奪歷史定位」之感,也不難看出大陸想要用紀念孫中山來重申台灣地位的 ...

  6. 孫中山是 中國近代史 上 興中會 、 中國同盟會中華革命 中國國民黨 的創始人。 孫早年創立 三民主義 ,為革命運動制定綱領 [1] :39 。 1911年,孫領導 辛亥革命 ,廢除帝制,創立 中華民國 [2] 。 晚年復吸納新思想,賦予三民主義以新解釋,推動 國民革命 發展 [1] :39 。 孫中山策劃反清起義,策動反袁、護法,致力打倒 北洋軍閥 和 帝國主義 ,為爭取中國獨立、自由和統一而奮鬥 [1] :39 。 各界對他評價不一。 在世評價 [ 編輯] 中國方面 [ 編輯] 1895年,孫在 廣州起義 失敗,世人多有不解其意者。 報載稱孫「有亂天下之才,所結黨眾,半為雄傑,況又有歐人助之」,「後患其可勝窮耶?

  7.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A.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它結束了清朝的統治,也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 它開啟了中國民主共和的新時代。 1911年為中國農曆辛亥年,所以這場革命史稱「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發生和中國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先驅孫中山所做出的努力分不開。 孫中山出生於廣東的一個貧窮家庭,12歲時隨兄長出國。 在檀香山、香港等地接受西式近代教育的過程中,孫中山關心國事,思索救國救民之道。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並於1895年發動廣州起義,後來又發起惠州起義。 起義失敗後,他流亡到香港、日本、美國、英國等地,並繼續革命活動。 二十世紀初,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加劇,清政府則腐敗無能。

  8. 要了解中山先生與臺灣的關係,不妨從三方面入手: 第一、中山先生三次來臺的史實及其革命活動帶給臺灣什 麼衝擊?第二、1920年代臺灣人心目中的孫中山形象如 何?第三、中山先生逝世後留給臺灣的歷史遺產又是什

  9. www.wikiwand.com › zh-tw › 孫中山孫中山 - Wikiwand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後化名中山樵。字德明,號日新,改號逸仙。廣東香山翠亨鄉(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940年4月1日,國民政府通令尊稱孫中山為國父。

  10. 革命家孫中山在世界各地的行蹤有跡可循,因此全球多處皆有孫中山故居以紀念館的形式開放。 同時世界各地亦有由政府部門或華人民間組織籌建的專門紀念性建築(未必在歷史上和孫中山有關),分布於 中國大陸 、 台灣 、 香港 、 澳門 、 日本 、 夏威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