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做哪種生意賺更多? 從AI伺服器冠軍美超微到聯電,都靠一經濟思維翻身:比較優勢。 2.不用事事都贏對手,比較優勢看重「在某些領域花較低的成本就能達成目標」。 如美超微專注小客戶市場,避開與大廠競爭,成就今日地位;聯電則放棄先進製程,專攻成熟製程,反而提升利潤和地位。 3.無論是企業經營或個人職場,即使是B咖,懂得「捨棄」、專注「成本比別人低」的選擇,終能發光。 聯電雖難與台積電爭半導體霸主地位,但靠「比較優勢」的思維,反而成功翻身。 (攝影者.駱裕隆) 美超微敢走跟廣達、英業達等大廠不一樣的路,這背後的關鍵商業思維,就是比較優勢。 比較優勢的定義是:你做某件事的成本比別人低,或換個說法:你花比別人更少的成本,就做到同一件事。 所謂成本,指的是機會成本,也就是放棄其他機會的最高收入。

  2. 5 天前 · 商周. 管理. 領導馭人. 輝達前員工透露,黃仁勳要求這樣撰寫email. (攝影者:陳宗怡) 撰文者:商業周刊編輯處用戶成長中心 整理. 商周頭條 2024.05.31. 摘要. 前Nvidia員工告訴《商業內幕》,黃仁勳的電子郵件不超過6行。 員工形容這是一種「太長、不讀」的原則,而這位Nvidia的CEO也期待員工這樣做。 你知道Nvidia黃仁勳的email內容長怎樣嗎? 《商業內幕》採訪了3位Nvidia前員工,他們表示, 黃仁勳的email通常非常簡潔,「不超過6行」 ,而他也期待Nvidia的員工如此做。 其中一位用「TL; DR」來形容,也就是「太長(too long)、不讀(don’t read)」。 他說,不只是黃仁勳,整個公司都是這樣運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 6 天前 · 焦點. 時事分析.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三讀通過,下一步會怎樣? 覆議、釋憲怎麼做? 5月28日,立法院續審《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部分修正條文。 三讀表決前,朝野立委舉布條、看板隔空叫陣。 (攝影者:商業周刊陳宗怡) 撰文者:陳瑋鴻 整理. 商周頭條 2024.05.29. 摘要. 5月28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部分修正條文,行政院表示將提出覆議,民進黨團也將提出釋憲。 覆議:由行政院在決議案送達的10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立法院需在15日內決議,若57席(含)以上立委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應接受該決議。 釋憲:由29席(含)以上立法委員行使職權,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的判決。 憲法法庭裁判結果,不得聲明不服。

  4. 5 天前 · 2024.05.30. 賴唐鴉家庭美術館創辦人賴唐鴉 (左)與高沁 (右)用心經營場域,引導顧客體驗生活中美學。. 2003年成立的賴唐鴉家庭美術館,是座極富特色的場域,抱著「打開家門,迎接客人」的心念,讓民眾走進這充滿木作、陶杯、鐵器的空間,在欣賞藝術 ...

  5. 5 天前 · 商周. 財經. 產業動態. 2024 COMPUTEX TAIPEI》時間地點、門票、黃仁勳等科技CEO演講時間一次看.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連續兩年參加COMPUTEX TAIPEI,並針對AI應用發表演講。 (攝影者:商業周刊楊文財) 撰文者:陳瑋鴻 整理. 商周頭條 2024.05.31. 摘要. 2024年COMPUTEX TAIPEI於6月4日開幕,本屆聚集全球AI科技巨頭CEO參加,如輝達黃仁勳、微軟基辛格、AMD蘇姿丰等人,也將發表主題演講。 本文整理COMPUTEX TAIPEI時間地點、門票資訊,以及各科技CEO演講時間和報名方式。 COMPUTEX介紹. COMPUTEX時間地點. COMPUTEX門票. COMPUTEX 黃仁勳演講. COMPUTEX參展廠商.

  6. 6 天前 · 究竟台灣的立法程序是什麼? 以下完整介紹立法步驟: 提案. 程序委員會. 一讀會. 常設委員會. 二讀會. 三讀會. 公布法案. 第1關:提案來源. 法律案由誰提出? 依據《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等規定, 行政院(內閣)、立法委員或黨團、考試院、監察院、司法院都有提出法律案的權限 ;至於立法院各委員會,則無提案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務上,由於法案的複雜與專業,近年比較少見立法委員主動提出法律案(註*),絕大多數的立法提案都是來自行政院。 但近日有爭議的法案,像是國會調查權等內容,則是難得由國民黨或民眾黨黨團等自行提出。 *註:立法委員提出之法律案,應有15人以上之連署,且法律案不得以臨時提案提出。 第2關:送交立法院「程序委員會」

  7. 5 天前 · 數位轉型. 怎麼解決AI焦慮? 頂尖商學院教授:從這3種情境開始思考.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王貞懿 編譯. 商周頭條 2024.05.30. 摘要.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教授普拉那認為,巧妙使用AI工具需要像戰略家一樣思考,並提出一個幫助你判斷的思考框架。 根據市調公司益普索(Ipsos)的一項調查顯示,2023年,高達66%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將在未來3~5年內很大程度受到AI影響。 另一份 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有52%的美國人對AI的產品和服務感到擔憂,而不是興奮 ,這比2022年上升了13個百分點。 人類到底該如何自處,才能聰明的使用AI工具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