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3 天前 · 米酵菌酸是什麼? 如何產生?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指出米酵菌酸毒素最早在印尼發現當地一種名為Tempe bongkrek的傳統椰子發酵餅引發中毒進而得知這種毒素米酵菌酸出現在 米製品居多像是粿條腸粉河粉年糕糯米湯圓等還有久泡的木耳銀耳等食物在發酵過程受到椰毒假單胞菌學名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 Burkholderia gladioli )汙染變質,細菌進而產生米酵素酸,通在溫度22至33度、PH值中性的環境中最易繁殖。 營養師程涵宇也說,米酵菌酸中毒大多爆發在溫暖的月份,其中95%發生在5月至10月;發生高峰月份為7月,在亞洲和非洲曾報告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主要與變質或發酵食品有關。 米類製品若遭椰毒假單胞菌汙染,可能就會產生米酵菌酸。

  3. 3 天前 · 1、 邦克列酸是什麼?. 根據衛福部台中醫院家醫科衛教資訊指出,邦克列(Bongkrekic Acid),舊名米酵菌酸一種由唐菖蒲伯克氏椰毒亞型 ...

  4. 3 天前 · 如今解剖結果出爐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公布已完成其中2名死者的鑑定報告均為 邦克列酸中毒原稱米酵菌酸為國內首例至於2名死者感染邦克列酸的原因及途逕是否與胡姓代班廚師手部及糞便採集到邦克列酸有關北檢專案檢察官將會同專家學者進一步調查釐清。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釀4死震驚社會,繼日前衛生福利部鎖定中毒原因為邦克列酸造成,法務部法醫研究所也驗出2名死者的死因與邦克列酸有關聯,另2名死者死因仍在鑑驗中。 ( 延伸閱讀:吃河粉、粄條擔心邦克列酸中毒? 加1物品能預防? 學者揭關鍵 ) 今年3月間發生的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多人送醫。 依據衛福部統計,累計接獲通報35例病例,其中4人死亡,仍有2名重症患者於加護病房治療;其中33起病例採檢邦克列酸陽性、2例陰性,衛福部初步鎖定為邦克列酸造成。

  5. 4 天前 · 薛瑞元表示, 衛福部 昨晚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一般食物中毒來源有3大類第一是微生物這比較常見如諾羅病毒第二是內生性從食材出來的毒素第三則是外面加進來的毒素專家討論認為這次寶林茶室事件不像第一類微生物造成的因此只能從後面2種來源來研判薛瑞元說若是內生性較高機率是米酵菌酸此物質引起症狀過程比較類似這次的個案但台灣過去沒有這類毒素的個案現在正與國外訂標準品訂了才能檢驗。 不過也不排除人為下毒,這部分交由檢調追查。 薛瑞元指出,目前在馬偕醫院治療的患者因親人願意捐器官,但必須經醫療評估,主要是個案未必只有肝的問題,怕捐了也無法改善病情,再者也要評估捐獻者本身狀況是否適合。

  6. 2024年3月28日 · 此話一出後許多醫師食品醫藥專家紛紛跳出來打臉強調素食也不一定安全像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都有可能是這次食物中毒的元兇

  7. 5 天前 · 北市衛生局指出,「邦克列(Bongkrekic Acid)」一種罕見毒素,由唐菖蒲柏克氏產生。 該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另於攝氏溫度22至33度和中性pH值的環境中,會迅速增殖,產生大量的邦克列。 人類可能因為食用受邦克列汙染之食物導致中毒。...

  8. 2 天前 · 寶林茶室中毒案 2 死因鑑定出爐,全國首例!. 今年 3 月,信義遠百 A13 的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食物中毒事件,造成 35 人中毒,4 人不幸死亡,2 人重症,相關部門正積極調查中毒原因,初步鎖定為邦克列。.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和各地檢署共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