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腸病毒疫情下降,高峰過了!疾管署今(28)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國內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一口氣較前一週大降超過15%,不過,家長還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威脅還在,疾管署同步公布上週新增一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該名北部6歲男童一度 ...

  2. 2 天前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登革熱已經連續三週沒有新增病例了,但疾管署卻發現新警訊!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今(28)日表示,疾管署持續監測顯示,台南市、高雄市以及屏東縣三縣市的病媒蚊指數,出現「較正常為高」的警訊,由於近期強降雨加上高溫,疾管署擔心疫情仍有 ...

  3. 4 天前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任黃郁創表示疫情後旅宿業和餐飲業開始復甦不少民眾外食邀約不斷大吃大喝各式腹痛腸胃疾病問題不斷在醫院門急診出現膽結石甚至膽囊炎就是其中一個大宗。 黃郁創指出,造成膽結石的成因有很多,與種族、性別(女性較高)、懷孕、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病患者、腸道手術後及缺乏運動有關,但最主要成因是飲食習慣。 黃郁創解釋,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下方,肝臟製造膽汁經由膽管至腸道幫助脂肪消化,而膽囊位在膽管旁可儲存膽汁,就如同位在長江旁的洞庭湖一樣,可調節長江水量(雨季吸水儲存,旱季則出水),如果喜好常食用高脂肪類食物,膽囊就必須不斷儲存、收縮,這會造成膽汁被濃縮而過飽和,就會形成膽砂、膽石。

  4. 4 天前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些癌症「禍不單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賴建仲指出,臨床發現,食道癌及口腔癌,常常發生在同一病人身上,其中年齡小於50歲的初次患者同時得到二種癌症的機率更高,全因為背後有共同的危險因子。 根據衛福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 ...

  5. 5 天前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餐後脹氣是現代人普遍的毛病,但明明沒吃甚麼東西,甚至是空腹,怎麼還是有脹氣?且持續7、8個小時都無法緩解?醫師提醒,若有這種狀況即有可能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BO)在作怪。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表示,在正常的腸胃蠕動 ...

  6. 5 天前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針對總統賴清德今(25)日的臉書文,國民黨立法委員許宇甄批評那是午夜囈語,指稱賴整天只想著選舉私利,無視非綠民意的想法,有失國家元首格局,未來4年恐將一事無成,還會讓台灣陷入種種危機之中。 許宇甄表示,民進黨過去8年享受慣了絕對權力,也 ...

  7. 5 天前 · 立法院從白天到深夜續審國會職權修法,院外聚集數萬抗議黑箱民眾,總統賴清德今(25)日表示,立法院外數以萬計的國人朋友,再次展現公民社會的力量,除了在立法院外守候的人潮,全國各地也有許多公民集結,站出來發聲。. 賴清德表示,公民都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