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隨著直播流行,每當有政治和外交等重大事件發生,記者會等場合上的口譯員也開始受到關注。 外界對口譯褒貶的標準是否合理? 當新聞充斥著「口譯哥」、「口譯妹」等空泛標籤,社會又將如何理解口譯專業? 2024.5.14. 「要了解那個國家的政治,就需要了解地方政治。 」年初曾以最大誤差值僅約3.5個百分點,神準預測台灣總統大選結果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獨家接受專訪,談他如何透過細緻到鄰里等級的地方訪談,精準掌握台灣選情。 2024.4.11. 穿梭在通勤尖峰、夜深人靜的台北市,只為確保民眾有車可借、有位可還;車籃內裝滿維修工具,檢修每台車的胎壓、煞車與美觀⋯⋯在Youbike使用人次屢創新高背後,看見那些維繫你我日常的調度員與維修員。 2024.4.6.

  2. 5 天前 · 藤田是知名的從軍畫家,本作描繪太平洋戰爭後期的1943年,日本守軍在阿圖島遭盟軍攻陷而全數戰死、屍首交疊中肉搏廝殺的悲壯場面,是日本戰爭畫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來源/Wiki Art) 「不合時宜」因而空白的近代美術史. 藝術史家河田明久將1930年代至1945年間,日本藝壇所生產出與戰爭相關的藝術品,稱為「日本美術史的空白」。 這個所謂的「空白」不僅指的是研究上的缺失,也可以理解為在戰前前衛主義、和戰後當代藝術的歷史書寫中,藝術家在戰爭時期的創作往往被忽略,彷彿戰爭及其帶來的物資匱乏也會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留下一片空白。 藝評家椹木野衣則將戰爭畫的研究比喻為「潘朵拉的盒子」:一旦這段充滿爭議的歷史被揭開,可能會引發輿論的動盪。 然而,如果不打開這個盒子,我們將無法真正理解「美術」的深層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