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經濟部 是 中華民國 有關 產業 發展、 國際貿易 、 能源 發展等 經濟 事務的 最高主管機關 ,最早前身為 民國 元年(1912年)成立的「實業部」。 所屬機關包括 水利署 、 商業發展署 、 產業發展署 、 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 國際貿易署 、 能源署 、 智慧財產局 、 標準檢驗局 、 產業園區管理局 、 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以及 經貿人員培訓所 ,並同時主管 台電 、 中油 、 台水 、 台糖 等 國營事業機構 。 沿革 [ 編輯] 經濟部大樓正門. 1912年1月3日,依《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籌組 臨時政府 內閣,內閣內的「 實業部 」為經濟部的前身。

  2. 經濟部 是 中華民國 有關 產業 發展、 国际贸易 、 能源 發展等 經濟 事務的 最高主管機關 ,最早前身為 民國 元年(1912年)成立的「實業部」。 所屬機關包括 水利署 、 商業發展署 、 產業發展署 、 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 國際貿易署 、 能源署 、 智慧財產局 、 標準檢驗局 、 產業園區管理局 、 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以及 經貿人員培訓所 ,並同時主管 台電 、 中油 、 台水 、 台糖 等 國營事業機構 。 沿革 [ 编辑] 經濟部大樓正門. 1912年1月3日,依《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籌組 臨時政府 內閣,內閣內的「 實業部 」為經濟部的前身。

  3. 2024年5月25日 · 台灣的經濟指標主要由中華民國 行政院主計總處 [33] 和經濟部 [34] 發布。 現今台灣和很多發達經濟體一樣有著相同的經濟問題,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日後將繼續向勞動力成本較低的欠已開發國家(如中國大陸、 菲律賓 和 越南 )轉移,未來台灣經濟將不得不 ...

  4. 中華民國的中央 行政機關共分為四級,以行政院為首,下設34個機關 [註 1],通稱部會,是中華民國政府首要的組成部分;其中行政院負責統轄各中央行政機關,被視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則等同於內閣總理。

  5. 分類:中華民國經濟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討論. 臺灣正體. 說明. 有關本 分類 的更多資訊,請參閱「 中華民國經濟部 」。 維基共享資源 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 中華民國經濟部. 以下收錄的條目分類為: A:部屬機關. B:部內各單位. C:與經濟部相關的職位. D:與經濟部相關的機關. E:與經濟部相關的企業或組織. F:與經濟部相關的事物. 子分類. 此分類包含以下 9 個子分類,共 9 個。 A.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 (3個分類, 3個頁面)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1個分類, 2個頁面) 經濟部水利署 ‎ (1個分類, 9個頁面)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 ‎ (2個分類, 6個頁面) C. 中華民國經濟部相關人物 ‎ (15個分類, 17個頁面) E.

  6.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簡稱 商業署 、 商發署 )為 中華民國經濟部 所屬機關,主管商業事務及 公司 設立登記等,前身為經濟部內部單位「經濟部商業司」。 沿革 [ 編輯] 1949年5月10日, 總統令 ,制定公布《經濟部組織法》。 廣州國民政府 工商部整併農林部、水利部及 資源委員會 等機關,改組為經濟部; 經濟部商業司 隨之成立。 1999年1月26日,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成立,接管原屬經濟部商業司主管之《營業秘密法》業務。 2004年10月1日,經濟部商業司《全國商工行政服務入口網》上線。

  7.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簡稱 產發署 )為 中華民國 經濟部 所屬之行政機關,主管全國產業相關業務。 歷史. 經濟部工業局舊局徽(1996-2016) 經濟部工業局2016-2023年時期局徽. 1931年12月,國民政府將工商、農礦部合併為「實業部」(經濟部前身), 實業部 內設總務司、農業司、 工業司 、商業司、漁牧司、礦業司、勞工司。 1937年12月,隨實業部改組為「經濟部」更名為 經濟部工業司 。 1970年2月25日,經濟部工業司擴編成立 經濟部工業發展局 , 礦業 相關業務併入經濟部礦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