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土牛界線又稱土牛、土牛溝或土牛紅線,是台灣在明鄭時首先設置、清治時普遍設置的界線。 清政府採原漢隔離政策,承認原住民土地主權,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臺灣原住民生活領域,時稱「番地」。

  2. 劃界的硬體措施,除立碑定界之外,築土牛堆及挖土牛溝,讓番界更具體可辨,此時期名為 紅線 與 藍線;並於山口建置 隘寮,派熟番守隘,以維護番界治安。 因此,番界又稱 土牛紅線 、 土牛界線 、 土牛溝。 然而清廷的措施始終無法阻止漢人越界侵墾,最後土地糾紛演變成集團 械鬥,官府又未妥善處理,終於在18世紀末爆發清代最大的民變─ 林爽文事件。 清廷於事件後施行 屯番制,派遣熟番於番界建立 番屯,一方面防止漢人越界開墾,一方面防止生番 出草,徹底施行所謂「三層制」的構想,即「漢人在外、生番在外、熟番居中」的體制,此為紫線與綠線。

  3. 2021年8月19日 · 事實上,番界俗稱「土牛溝」,但真的有挖溝出土牛溝的,只有俗稱「紅藍線」的最西邊那一條。 地圖上最東邊近山的,則是較晚畫出的紫線,這條線只存在於當時的地圖上,清帝國的確有照著這條線去重新安排的土地開墾、平埔族的埔地等等的措施 ...

  4. 土牛溝是清代在台灣用來隔開漢人與原住民的政策,今天的影片帶大家走訪全台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土牛溝遺跡

  5. 土牛界線又稱土牛、土牛溝或土牛紅線,是由臺灣清治時期普遍設置的界線。 清朝政府採原漢隔離政策,承認原住民自治土地權,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臺灣原住民生活領域,時稱「番地」。

  6. 土牛溝又稱「土牛」或「土牛紅線」,為清康熙 61 年(1722)朱一貴事件後由官府劃定,目的是避免漢人與原住民聯合反清,或是雙方為墾地發生流血衝突而設的界線,初時立碑為界,後來演變成挖溝。.

  7. 土牛溝,是清政府劃分臺灣統治範圍的界線,清康熙60年(1721)爆發朱一貴事件,清政府為了強化統治,因此由南而北在東、西部交接處設立了54處界碑與開鑿土牛溝,嚴禁人民進入,然而隨著人民的私墾,界線不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