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1x. 家庭,是多數人出生後最早接觸到的環境,「家是永遠的避風港」被不斷傳頌,但是當家庭失能,也可能會帶來刺骨寒風。 2024-06-01. .文 / 梅緣緣.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今年20多歲的沈滬(化名),從研究所畢業進入職場已滿1年。 憂鬱症從高中開始纏上她,在大學時漸漸好轉,但進入研究所後,焦慮症又差點將她吞噬。 沈滬高二就發現心情「只跌不升」,但當她向爸媽反映,得到的回應是「你想太多了」、「可能就是青春期,容易有這種煩惱」。 情緒不被認可,媽媽更直接拋出「你說你現在是神經病嗎? 」或在她情緒潰堤時,補上一句「還是我跟你一起去死好了。 推薦閱讀:經歷產後憂鬱,「臭味滾」創辦人夏綾那:愛孩子之前,必須先學會愛自己.

  2. 3 天前 · 家庭與年青族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若因家庭因素產生憂鬱情緒,師長可以如何從旁協助? Q1.當家庭嚴重影響情緒,如何向學校老師求助?因家庭問題感到煩心或憂鬱時,不少學生會傾向第一時間向同儕求助,較少會尋求老師或輔導老師的幫忙。

  3. 4 天前 · 寫信給未來的自己 學會躺平、好好休息. 劉軒眼中憂鬱症像一頭猛獸,交手3次,他覺得自己愈來愈認識這頭猛獸,也摸索出發病時該如何應對。. 他寫一封信給未來可能會憂鬱的自己,也寫信給太太,跟她約定,萬一未來他又陷入憂鬱,他不會把太太當心理師 ...

  4. 3 天前 · 人際關係|大家都討厭我 可以不去上學嗎?.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所有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對一天花超過8小時在校的學生來說,與同儕不睦,就可能造成身心傷害。. Jack(化名)2年前從大學肄業後,輾轉換了幾份工作,目前穩定在超商上班。. 今年 ...

  5. 3 天前 · 公共資源|廣設48處心理衛生中心 社區也能找到心理支援. 許多人誤認憂鬱是自然老化、身體疾病,或是否認憂鬱、拒絕專業協助。. 台灣的獨居長者有5.1萬人,這些長輩要是不出門、沒人跟他聯絡,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他已經深陷憂鬱泥淖。. 政府部門正在醫療和 ...

  6. 3 天前 · 可以認識憂鬱症、了解憂鬱症,知道如何找到資源自助/助人、自救/救人,為正在為了憂鬱症所苦的自己或親友,找到適合的心解方,這是本期《康健》製作《心解方 憂鬱症使用手冊》的初衷。. 知名作家安德魯.所羅門以自身對抗憂鬱症的經歷完成《正午 ...

  7. 4 天前 · 根據衛福部鼻胃管插管人數統計,2022年全台已有20萬名管灌病友,且占住院人數比例超過10%,而這龐大的人數背後實為一個又一個處境艱難的照護家屬。尤其病友中每3人就有一人因臥床導致衰弱,此外臥床超過兩週以上便會失去活動力及營養失衡,這些都是家屬們不得不面對的困境。而久臥病榻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