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2日 · 打開米袋準備煮飯時,竟發現米粒間竄出不少米蟲正在爬行,嚇得媽媽花容失色,到底米蟲怎麼來的、吃下肚會不會造成人體危害?. 根據「米蟲博士」 姚美吉 表示,其實多數人都吃過米蟲,只是自己沒發現罷了!. 如果不想米蟲入侵住家,就要了解米蟲怕什麼 ...

  2. 2019年3月18日 · 米蟲多用來指會入侵、損害糙米、麥等稻穀的害蟲,常見的米類害蟲之一是米象,褐黑色的外觀顏色,大小在2.5~3.5公釐,具有如大象鼻子的長型嘴巴,用來啃咬米粒,使米粒產生孔洞,成蟲可能進入米粒內產卵,米粒經過啃蛀而不良、壞掉。 米象是常見的稻穀類害蟲。 Photo: freepik.com. 為什麼出現米象? 碾米後、穀倉保存情況、溫濕度可能都是原因. 在米袋中發現米象,可能是稻穀採收前就出現,若採收前稻殼已有破裂,米象有可能趁機進入,不過較少見,目前多以稻米在碾米後,因去除了外層的硬稻殼,米象可咬破米粒在裡頭產卵,再以分泌物封住洞口,因此篩選米粒時不一定能完全剔除到。 如有潛藏已被蟲蛀而帶卵的米粒,裝入米袋後,在溫度、濕度符合繁殖孵化的環境時,米象會開始繁殖生長。 米裡發現米象,還能煮來吃嗎?

  3. 2022年3月15日 · 農委會說明,台灣超過上百種的米蟲種類,不過最常見的4種,分別是米象、穀蠹、麥蛾、外綴蛾等,各個種類對的影響也不同。

  4. 2023年7月13日 · 貼文曝光後,有網友回應原po見到的昆蟲米象,香港滅蟲專家任永強表示,米象一般會五穀類的食物上常見,有可能是因為有米象在穀類食物上 ...

  5. 2024年5月22日 · 池上多力米的廠商曾於官網發文表示,驅除米蟲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將米放入密閉容器中冷凍2天。 米蟲在常溫下最舒適,舉例來說,氣溫20℃以上牠們活動力就相當旺盛;30℃時則只要20天左右就能繁衍出新的一代。 相反地, 溫度越低,米蟲生長發育的能力就越差,13℃以下成蟲幾乎不進行活動。...

  6. 2022年3月11日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說明,在台灣的米蟲種類超過百種以上,但最常見的有4種,分別是:米象、穀蠹、麥蛾、外米綴蛾等。 米象和外米綴蛾是白米及糙米最常見的米蟲;而麥蛾和穀蠹則是稻穀儲藏階段最常見。 示意圖/TVBS. 為什麼米裡面會有米蟲? 農委會表示,穀物是米蟲的主要食物,通常會在收割後進到穀倉後進駐,並不是在田裡栽培時發生的。 而米蟲種類對米的影響也各自不同,以家中最常見的米象來說,有穎殼保護的稻穀,牠就無法突破穎殼產卵,但碾米後穎殼被除去後,牠就能產卵在米粒中,再慢慢的將米粒吃完,產卵在米粒中。 買米不要超過2公斤,買回家放冷藏保存. 究竟該如何保存才不會有米蟲?

  7. 其實大自然環境之中就有非常多的米蟲 ,在台灣,米蟲種類多達數十種,稻米在收割以後,儲藏以前,米蟲會趁機挖出一個小坑,把細小的蟲卵附著在米裡面,當碾米廠把稻米脫殼、包裝以後,這些蟲卵就會跟著白米來到我們家中,等待氣溫超過30度,就會孵化成成蟲,形成我們常見的米蟲。 而且米蟲的繁殖效率非常驚人,只要環境允許,米蟲只需要20多天就可以繁衍下一代,也因此,當家中的米存放過久,米袋裡面的米蟲自然而然就會大肆生長,最後污染整袋米。 吃到米蟲會怎樣? 既然米蟲這麼容易生長,那吃到米蟲會怎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