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台灣食物過敏大調查結果. 造成食物過敏最常見的食物為種類為帶殼類海鮮(蝦子、螃蟹等)、花生、雞蛋、魚類等。 蘇冠文指出,牛奶與雞蛋過敏的反應會隨著年齡降低,有 1/2 的過敏者在 5~7 歲後會產生耐受性;而帶殼類海鮮及花生過敏者,比較會終身存在過敏反應,僅約 1/5 的過敏者會產生耐受性。 避免食物過敏注意 3 不做. 蘇冠文提醒,已確認對特定食物過敏者,建議避免食用過敏食物,每次購買食品前詳細閱讀食品過敏原標示,切勿在家自行嘗試,以免發生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 不小心食用到而產生過敏反應時,如果是輕微過敏症狀可以服用抗組織胺藥物緩解症狀,但如果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如腸胃道、呼吸道或是心血管方面的症狀出現,則需立即就醫,接受進一步藥物治療。

  2. 4 天前 · 每年 5 月 30 日是世界多發性硬化症日,「 多發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種罕見自體免疫疾病,會讓中樞神經系統反覆出現發炎反應,即便看似沒有症狀,大腦卻可能持續發炎,一點一滴破壞神經讓腦部受損。 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葉建宏指出,今年世界多發性硬化症日主軸為「診斷」,期盼提升社會大眾對多發性硬化症的認知,能夠及早診斷且穩定、持續地接受治療。 他說:「因為神經發炎不一定會出現症狀,為避免開始出現功能退化的問題,需要及早調控患者的免疫系統,以降低神經損傷,擁有正確治療觀念才是不傷大腦的核心關鍵!

  3. 4 天前 ·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 4 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 JN.1 為多,占比分別為 75% 及 64%,另 JN.1 衍生變異株 KP.2 之本土與境外占比分別為 6% 及 11%,將持續監測變異株流行趨勢。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日前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於 5 月 3 日將 KP.2 列為監測中變異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VUM),其傳播能力是 JN.1 的 1.2 倍,具成為主流變異株的潛力,但致病力則相對較低。 曾淑慧提醒,對於 KP.2 變異株,目前的疫苗或是檢測的試劑,都是有效的,呼籲尚未接種疫苗的民眾,仍然要盡快的接種 COVID-19 的 XBB 疫苗,才能有效的防止新冠重症。

  4. 3 天前 · 超過三萬人身價破百萬美元! 日期:2024 年 5 月 29 日 作者: Bella 儂儂. 近日財富調查公司新世界財富(New World Wealth)網站根據投資移民公司 Henley & Partners 的調查報告,發布了《2024 全球最富有城市報告》,整理出 50 個全球最富有的城市,經濟大國美國這次共十一個城市入榜居冠,中國則有五個城市城市入榜,至於台北則是排名第 39,成為台灣這次唯一入榜的城市。 2024 全球最富裕城市報告: Top1-10. Source: Pexels. 冠軍再度由美國紐約拿下,第二到第十名則依序為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新加坡、英國倫敦、美國洛杉磯、法國巴黎、澳洲雪梨、 香港、中國北京。

  5. 4 天前 · 疾管署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雖略降,但仍處於流行期,請家長等幼兒照顧者應保持警覺,不可掉以輕心, 持續加強手部衛生、做好環境消毒與通風、避免接觸感染者、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於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所。 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以防交叉感染,並留意幼兒健康狀況,一旦發現幼兒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大醫院,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降低重症風險。 文 / 黃慧玫.

  6. 4 天前 · 癌症百科. 相關網站. 短期擴大開放施打! 即日起開放 50〜64 歲施打公費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 日期:2024 年 5 月 28 日 作者: 黃慧玫. 疾管署今 (28) 表示,為使疫苗有效運用,依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 (ACIP) 於 2024 年 5 月 20 日專家會議建議,自 5 月 28 日起短期開放 50〜64 歲民眾公費接種 1 劑 23 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 (PPV23),至用罄為止。 疾管署原針對 65 歲以上民眾,提供 2 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分別是 13 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 (PCV13),以及 23 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 (PPV23)。

  7. 5 天前 · 4招口腔運動防失智. 均衡飲食攝取. 若總讓長輩吃軟質、流質食物,可能會加劇退化速度。 應適度嘗試不同種類的食物,透過咀嚼訓練口腔肌肉以減緩退化。 餐後口腔清潔. 餐後食物殘渣留在口腔,溫暖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導致吸入性肺炎風險增加。 刷牙除了清潔口腔之外,還可以替口腔帶來刺激,幫助改善認知功能。 嚼無糖口香糖. 餐後可以用 5~10 分鐘的時間,咀嚼無糖口香糖幫助鍛鍊咀嚼力,維持肌肉的健康,避免口腔肌肉流失。 多做健口操. 透過「健口操」,也能幫助改善認知功能。 肩膀運動 :動一動肩膀。 頭頸運動 :轉轉頭部、脖子。 鼓腮運動 :模擬漱口的動作,鼓起臉頰幫助肌肉伸展。 舌頭運動 :舌頭往四方伸展、繞圈。 唾液腺按摩 :按摩臉頰、顎骨下方凹陷處,幫助刺激唾液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