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低密度脂蛋白 膽固醇 (LDL-C)就是大家俗稱的壞膽固醇,當膽固醇太高,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內層,阻礙血管通暢,讓血管變狹窄,會增加 中風 、 心臟病 、心肌梗塞的風險。 清除壞膽固醇的 8 種食物. 1. 鯖魚. 富含 EPA 和 DHA,研究指出,飲食中的 Omega-3 不飽和脂肪酸,在膽固醇的代謝過程中具有額外的調節作用,可以保持血管通順。 2. 黑木耳. 是膳食纖維含量最高的菇類,可以增加飽足感,防止暴飲暴食,還能加速膽固醇代謝,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3. 海藻. 有很多水溶性膳食纖維,不僅能抑制餐後血糖升高,還可以和膽固醇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複合物,以排出體內的膽固醇。 4. 豆腐. 豆製品中的大豆蛋白、異黃酮、皂素、寡糖(棉籽糖、水蘇糖),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5. 堅果.

  2. 4 天前 · 根據身體狀況因材施教. 聽起來運動似乎並不難,但要長期堅持運動並不容易。 很多糖胖症患者開始運動後,常因為動作不當導致關節疼痛而半途而廢;或是對於運動強度抓捏不好,效果不彰而無法持續動力。 謝宗霖建議:「如果患者已出現神經病變或足部潰瘍等併發症,通常會建議暫時避免劇烈跑跳或對下肢有太大負荷的運動,以免使傷口惡化或加重病情。

  3. 3 天前 · 低密度脂蛋白 膽固醇 (LDL-C)就是大家俗稱的壞膽固醇,當膽固醇太高,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內層,阻礙血管通暢,讓血管變狹窄,會增加中風、心臟病、心肌梗塞的風險。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清除壞膽固醇的 8 種食物. 1. 鯖魚. 富含 EPA 和 DHA,研究指出,飲食中的 Omega-3 不飽和脂肪酸,在膽固醇的代謝過程中具有額外的調節作用,可以保持血管通順。 2. 黑木耳. 是膳食纖維含量最高的菇類,可以增加飽足感,防止暴飲暴食,還能加速膽固醇代謝,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3. 海藻. 有很多水溶性 膳食纖維 ,不僅能抑制餐後血糖升高,還可以和膽固醇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複合物,以排出體內的膽固醇。 4. 豆腐.

  4. 5 天前 · 營養師教你幾招,輕鬆降低對糖的依賴. 1.多吃蛋白質和纖維:可以緩解對甜食的渴望,也能增加飽足感,避免血糖波動劇烈。 2.戒糖一週挑戰:試著停止攝取含糖食品一個星期,讓舌頭味蕾細胞重新校正和適應,以減少對糖的渴望。 3.漸進式調整:慢慢來比較快,不讓改變成為一種壓力,例如:第一個禮拜飲料甜度改半糖,下一個禮拜改喝微糖,讓身體和心理有時間去接受、適應這個改變。 4. 尋找替代品:無糖飲料取代含糖飲品,像是改喝無糖茶、氣泡水、黑咖啡來刺激味蕾,或是在白開水中加入檸檬片、果乾來增添風味。 Q6糖胖症最佳減肥方法是什麼? 節食、斷食或單一食物減肥法,都不適合糖友,容易有便秘、掉肌肉、疲倦、基礎代謝率降低等風險,除了很難長期堅持,還可能會造成低血糖情況,不可不慎。

  5. 5 天前 · 台大醫院內科部暨新陳代謝科主任王治元說明,糖尿病的英文是Diabetes 而肥胖的英文是Obesity,當兩者結合後就成為Diabesity 也就是「糖胖症」。 簡單來說,糖胖症指的就是身體質量指數 ( BMI) > 27 以上,有肥胖或體重過重狀況的糖尿病患者。 王治元強調,「糖胖症」一詞最早出現於1980年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提出並刊登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主要是指因肥胖而導致糖尿病的一群人。 直到1989年美國學者提出「死亡五重奏」的概念,認為此類患者臨床症狀伴隨著 高血壓 、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及胰島素阻抗,將它稱為「X症候群」,也就是現今大家所熟知的「新陳代謝症候群」。 目前國健署針對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為:

  6. 4 天前 · 運動強度達標才有效果. 無論是有氧運動或肌力訓練,要發揮最佳效果都需要確保運動強度達到一定標準。 但如何評估運動強度,卻常常讓初學者感到困惑。 謝宗霖建議用「說話測試」當作判斷方式,所謂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根據 ADA 的定義,指在 運動時心率維持在 60%~70% 的最大心率,以說話測試來判斷就是當你運動時,如果可以說話但感到有些困難時,就代表你的運動強度大約達到中等強度。 別怕麻煩! 運動前後要測量血糖. 除了掌握適當的運動種類和強度外,糖尿病患者在運動前後,還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謝宗霖直言:「 很多病友會排斥,但最重要的是運動前要測量血糖。 根據 ADA 建議,血糖值在 70 至 250 mg/dL 之間較為安全可以運動。

  7. 4 天前 · 過敏性鼻炎與感冒症狀大不同. 陳映融表示,過敏性鼻炎中醫稱為「鼻鼽」。 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多因臟腑功能失調,風邪或寒邪等邪氣潛伏於體內,再加上外感風寒,吹冷風或進出冷氣房,邪氣侵襲鼻竅而致。 以中醫理論而言,是肺臟、脾臟、腎臟的虛損為多。 肺開竅於鼻,初期症狀常有打噴嚏、鼻水、鼻癢、鼻塞、鼻涕倒流等,因此治療上首重於疏風宣肺。 病久則入裏於脾、腎,長期症狀包含胃口變差、注意力不集中、耳癢、口氣味重、手腳冰冷等。 透過中醫調理體質 改善症狀. 她分享臨床案例,11歲黃小弟,身材瘦小,從小容易在起床及天氣變化時打噴嚏、揉眼睛、流鼻水,鼻水像關不住的水龍頭,感覺每天都在「包水餃」。 到醫院求助中醫診療,經過治療及三伏貼療程後,改善多年鼻過敏症狀,調整體質,學習專注力與成績也跟著提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