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哪些原因會造成主動脈瘤? 引起主動脈瘤的原因相當多,包括主動脈瓣逆流、 高血壓 、基因遺傳、先天性雙葉主動脈瓣等。 但無論是主動脈瘤或是重度以下的主動脈瓣逆流,初期通常不太會有特別的症狀,有些患者僅感覺腰痠背痛、腹脹,而等到有 ...

  2. 3 天前 · 周宗翰提醒,芒種時節天氣高溫潮濕,濕熱之邪侵犯人體,脾胃虛弱的老人、小孩則易出現食慾不振、便溏腹瀉、四肢困倦、萎靡不振等症狀,不妨 多補充排濕食物,如紅豆、薏米、山藥、茯苓、蓮子等,以強健身體。 老年人因為身體功能衰退,導致脾胃消化液分泌減少,以及心腦血管出現不同程度地硬化,飲食上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健脾祛濕和降壓、降脂的食品。 而隨著天氣逐漸炎熱, 陽氣盛、心火旺,情緒易浮動焦躁,可適當多吃點苦味食物,如苦瓜、蓮子心、芥蘭、蕎麥、生菜等清熱祛濕 。 這時, 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泄導致耗氣傷津,宜多吃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 周宗翰進一步說明, 在烹飪時亦建議減少使用熱性調味料,如八角、茴香、桂皮、花椒等,從而減少便秘、 痔瘡 、口角炎、咽炎、頭暈、熱痱、中暑等症狀。

  3. 3 天前 · 整體來說,肝癌復發與以下因素有關係: 確診時癌細胞已轉移. 即使是透過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檢查,若腫瘤有小於 0.5 公分的細微轉移,就可能看不到,這些在影像上抓不到的微小腫瘤可能在病人接受手術治療後又長大,形成新的肝癌病灶。 有慢性肝病. 原本有慢性 B、C 型肝炎或肝硬化的慢性肝病患者,肝內本來就存在容易癌化的突變細胞,一段時間後可能又長出新腫瘤。 根據研究,B 肝帶原者如肝炎持續發作,有 15~20% 會發生肝硬化;感染 C 型肝炎病毒至少會有一半以上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 20% 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 3~5% 會發生肝癌。

  4. 2 天前 · 為了改善患者排便困難和腸阻塞,以及腹脹問題,亞東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耿立先為患者進行了橫結腸造廔術,俗稱「人工肛門」。 同時,進行團隊治療策略討論。 經與患者分析討論治療策略後,病人選擇以導航螺旋刀執行為期 1 週共計 5 次之超短療程立體放射治療(SBRT),並在治療期間合併每周 2 次、每次 1 小時的電熱治療(mEHT),再評估後續手術可能性。 術前追蹤的電腦斷層影像結果顯示,簡女士的腫瘤體積原為 492 c.c.,經立體放射治療合併電熱治療後至手術前,腫瘤體積降低為 292 c.c.,減少了 200 c.c. 約 41% 的體積。 林耿立評估,認為手術已從困難變為可行,最終順利完成。 術後病理分期降至第二期,原先觀察到的膀胱侵犯與淋巴轉移完全消失。

  5. 3 天前 · 6成糖尿病患體重過重. 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兼營養治療科主任蔡世澤表示,糖尿病的罹患率也與肥胖人口一樣增加,近35年來,全球患有糖尿病的人數成長了將近4倍,其中以第2型糖尿病佔多數。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從2018年至2022年因糖尿病就醫的人數上升幅度達14%,估計全台有超過250萬名糖尿病患,且發病年齡逐漸下降。 令人憂心的是,全台逾200萬的糖尿病患中,高達9成5以上為第2型 糖尿病 ,且併發腎病變及心衰竭的人數及比率逐年攀升,而心腎衰竭病患中,亦有近半合併有糖尿病。 研究發現,糖尿病合併體重過重的病患,日後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當高。 什麼是「糖胖症」? 糖胖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