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解放軍日前發動為期2天圍台演習引起國際各方關切美國總統拜登25日美東時間出席紐約州美國陸軍官校西點軍校畢業典禮致詞美方正維護並捍衛台海和平穩定。 他還說,「當需要保衛我國、我們盟友、我們的核心利益時,我一向願意使用武力。 當任何人以美國部隊為目標,我們將對他們伸張正義」。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25日聲明,美國對共軍在台海和台灣周邊舉行聯合軍演深表關切。 「我們正密切監看中國活動,並就我們共同關切的事項與盟友及夥伴進行協調」。 美國仍致力長久以來由《台灣關係法》、美中三項聯合公報與對台六項保證指引的一個中國政策。 五角大廈25日致美國之音電郵寫道,共軍挑釁活動顯示,台海和平穩定有多重要,尤其對全球貿易及商業。

  2. 4 天前 ·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禽流感病毒可能變異成人傳人的憂慮不斷升高美國總統布希四日要求國會考慮一旦美國爆發大規模禽流感疫情賦與他動用軍隊強制執行隔離檢疫的權力。 禽流感在亞洲地區肆虐,世界衛生組織(WHO)多次警告,禽流感病毒有可能突變,成為人傳人的病毒。 因卡崔娜風災暴露災難應變系統不足,飽受批評的布希政府也開始緊張,正加快準備防疫的腳步。 布希四日指出,他擔心可能會爆發全球性的禽流感疫情,美國政府正研擬各種方案因應,包括增加疫苗儲量、實施隔離並動用軍隊來執行隔離。 布希說:「我非常嚴肅看待這件事。 美國人民可以放心,我們正盡最大努力。 我們正在監視禽流感,我們小心翼翼,也與各國保持聯絡。 」他說:「我並非預測會爆發禽流感疫情。 我只是建議你們,我們最好思考如何因應,而我們正這樣做。

  3. 4 天前 · 中. 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迪二十四日在東京出席第二十九屆亞洲的未來國際論壇時表示,「美國想要中國大陸和台灣對抗但我們沒必要捲入其中。 」馬哈迪指責美國政府挑起了台海緊張局勢。 他呼籲東協在日趨激烈的中美競爭中保持中立,與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大陸和平相處,尤其是在南海問題上需要避免戰爭。 大陸觀察者網引述《日經亞洲》的報導稱,馬哈迪當天的演講淡化了南海問題引發的摩擦,認為更重要的是避免與中國爆發衝突。 馬哈迪說,「你們可以宣稱擁有南海主權,但我們不必因此開戰」。 馬哈迪說,「我們只是希望與我們的貿易夥伴和平共處。 」只要中國的立場沒有對馬來西亞造成實際的傷害,就沒有問題,因為中國既沒有禁止南海通航,也沒有檢查過往船隻。

  4. 5 天前 ·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政部長會議二十三日召開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會前呼籲各國形成明確且團結的陣線反對之牆」,對抗中國大陸在關鍵綠色科技方面產能過剩的問題。 法新社報導,葉倫在會議地點義大利北部斯特里薩(Stresa)告訴記者:「我們及愈來愈多感到擔憂的國家,形成明確且團結的陣線(應對中國過量生產)至關重要。 」葉倫還說:「產能過剩威脅全球企業存亡,在新興市場也是如此。 路透報導,葉倫二十三日表示G7財長會議將討論他們對中國大陸工業產能過剩感到擔憂,以及可能的應對方式。 她還指出,如果北京不改變政策,便宜的大陸產品將湧入並衝擊各國經濟。 葉倫指出,他們也會討論採取何種應對方式,以及如何直接向中國大陸提出他們的擔憂。

  5. 4 天前 · 大. 中. 小. 社論. 賴清德就任總統雄心萬丈很想有一番作為。 他在經濟轉型計策與未來產業規畫上都描繪了藍圖,近日引起各方議論,樂觀其成者固然有之,認為難以實現者更不乏其人。 經濟的升級少不了策略與政策的擘畫,但客觀環境也很重要,如果大環境不好,內外部情勢不佳,則無論有多好的籌謀,結果可能不如人意。 台灣變數最大也影響最深的客觀環境無疑是兩岸關係,其次是國際大氣候,世界經濟興衰與良窳必然影響台灣經濟的榮枯;最後才是國內的景氣起伏。 從這三方面看,今後的經濟環境恐難樂觀。 首先是兩岸關係恐將持續惡化,對岸近日火力密集轟擊賴總統的就職演說是「台獨告白」,並且在台灣周邊舉行大規模海空演習。

  6. 4 天前 · 大. 中. 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據路透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宣布將延長對352項及77項疫情相關類別中國進口商品的301關稅豁免期限從原在5月31日到期延長到6月14日部分豁免項目更將延長至2025年5月31日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藉旨在打擊貿易夥伴不公平行為的貿易法第301條於2018年和2019年對中國大陸徵收關稅。 周五的宣布意味某些商品將繼續免徵進口關稅,這包括動物飼養機、直流電動馬達等。 美國貿易代表署表示,將把豁免期限延長至6月14日,是為了便於進行過渡。 代表署表示,某些排除條款將延長至2025年5月31日,以支持將採購轉移出中國的努力。 前一篇文章. 東京都知事 小池有意3度角逐連任. 下一篇文章. 哆啦A夢香港快閃.

  7. 4 天前 · 大. 中. 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荷蘭海牙的聯合國主要司法機構國際法院(ICJ),二十四日就南非十六日提起的訟案做出判決,命令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南加薩拉法市的攻勢。 義大利羅馬的國際刑事法院二十日才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及防長葛朗特發出逮捕令,因此這是不到一周,以色列在國際性法庭迭受重擊。 但據BBC二十五日報導,目前沒跡象顯示,以色列將因該裁判而改變其路線。 以軍坦克正逼近拉法市中心,且就在法官宣判時,以軍的一波波空襲才造成拉法上空竄起滾滾濃煙。 該訟案指控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做出種族滅絕行為,納坦雅胡辦公室二十五日聲明駁斥為子虛烏有、可恥,不道德又令人反感。 反對派領袖拉皮德也不滿ICJ下令停止戰爭,卻罔顧哈瑪斯綁架人質,指控裁決實屬「道德瓦解與道德災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