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熱傷害」是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體溫導致一種急性疾病的統稱,本身是家庭醫學科醫師的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熱傷害依嚴重程度,由輕到重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其中熱中暑可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嚴重者甚至會致死。 「熱傷害可預防,預防之道首先要知道其危險因子,」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指出,危險因子分內在及外在兩種,內在因素指的是個人身體狀況,包括固有疾病、肥胖、用藥、生活型態等,外在因素則是高溫及高濕的環境。 圖片來源 / 國健署提供. 極端天氣讓體感溫度更高 嬰幼兒、高齡者易遭熱傷害. 中央氣象署副署長呂國臣說,天氣與健康息息相關,氣候變遷加劇,造成極端高溫日數增加、低溫日數減少,每年入夏之後,就是中暑、熱急症的高峰期。

  2. 5 天前 · 與台灣相比,日本境內感染出現毒性休克症候群,則有30%的死亡率,推測可能與就醫便利度相比不夠高等原因有關。 幼童、手腳有傷口者、免疫力低下或服用免疫抑制劑者這3大族群,因A型鏈球菌感染而發生毒性休克症候群機率相對較高 ,較需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