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從美國實務基準談起. 包括藐視國會在內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在立法院激起朝野攻防,民眾手持標語上街表達訴求。 (攝影/黃世澤) 隨著2024年新一屆國會的開議,包括「藐視國會」在內的 國會擴權法案漸成風口浪尖上的政治議題 。 除立院黨派的攻防外,亦催生 參與人數規模上萬的社會運動 。 在公共討論中,許多公眾人物紛紛將現今的提案條文與美國相關規範互相參照,甚至有在野黨直轄市市長稱現審議中的在野黨版本藐視國會草案條文,與美國法規相比「 客氣多了 」。 不論就評估相關評論的真實性,或參考其他民主國家的運作實例,了解美國藐視國會罪的法律規範及運作模式皆具相當意義。 美國藐視國會罪與藍白草案差在哪? 限縮的適用場合與範圍.

  2. 4 天前 · 立院場外抗議「沒有討論、不是民主」民眾一度達10萬人,全台各地也湧現集會。. 院內衝突、院外萬人抗議所為何來?. 《報導者》整理此次國會改革、花東條例等相關提案的立法流程爭議、國會改革朝野版本差異、花東條例三法內容與預算、未來行政立法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