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25日 ·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根據2016年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8%,約有227萬名糖尿病患。 特別注意的是,高居十大死因第五名的糖尿病,其中有50%的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在臺灣醫界第五十二期的期刊中更提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更比一般人高出2-4倍,不僅容易造成血管、神經病變,更衍生許多嚴重的併發症。 糖尿病不僅影響患者的健康及生活品質,更可能危及生命安全,身為患者應特別注重血糖的控制,ㄧ般民眾除減少糖份的攝取外,也必須留意是否有家族病史,並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此一來才能遠離糖尿病併發症的侵擾。 在介紹糖尿病併發症之前,先帶大家簡單了解,糖尿病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第一型糖尿病.

  2. 2023年10月5日 · 糖尿病併發症主要與高血糖有關,但近期研究也發現,併發症也會與人體的血糖波動相關。 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外,也需要減少血糖的波動。 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併發症,病況就難以逆轉;幸好大多數糖尿病併發症需要時間累積,所以糖友們成定期健檢習慣,就能有效降低或減緩併發症。 糖尿病患者常規檢查: 血糖、血壓和體重:每天測量. 糖化血色素:每3個月檢查....

  3. 2022年9月27日 · 糖尿病併發症的常見四大類. 長期高血糖就像身體一直泡在高濃度的糖水中,除了傷害血管及器官功能外,也容易造成併發症。 想預防併發症,可以先從了解常見的併發症開始 : 大血管病變. 長期高血糖會造成動脈硬化、冠性動脈等大血管病變,同時也會讓血壓及血脂上升,而狀況又分為三種: 1. 心臟血管病變. 例如:心肌梗塞、心臟冠狀動脈阻塞。 2. 腦部血管病變. 例如:栓塞性腦中風、暫時性腦缺血。 3. 下肢血管病變. 例如:間歇性跛行。 小血管病變. 和大血管一樣,小血管也會因為高血糖而受到損害。 常見病變部位有以下: 視網膜病變 : 血糖不佳讓視網膜小血管受損,初期症狀為視力模糊、眼睛疼痛,進而造成視力缺損,常見的有 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 等,更可能誘發 白內障、青光眼或失明。

  4. 2023年11月1日 · 2021-2023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為「可近的糖尿病照護 (access to diabetes care)」,並於今 (2023)年特別強調「Know your risk, Know your response」,呼籲民眾應了解罹患糖尿病可能導致大小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進而發生失明、腦中風等併發症,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

  5. 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是一種由長期高血糖值所引起的神經傷害,這是一種嚴重且最常見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也是多數糖尿病人產生不適的主因之一,約60~70%的糖尿病患者會經歷過某種型態的神經病變,主要的神經病變類型有4種:周邊神經病變 ...

  6. 2004年11月8日 · 發布單位:慢性疾病防治組. 點閱次數:174573. 更新日期:2019/10/14. 發布日期:2004/11/08. 第一章 糖尿病之流行病學及病因、診斷、分類. 第一節 糖尿病流行病學. 第二節 糖尿病之病因、分類及診斷. 第一章檔案下載 (格式為pdf) 第二章 糖尿病之醫療照顧準則.

  7. 2021年11月29日 · 糖尿病常見急性併發症有酮酸中毒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低血糖症等,若延遲送醫,隨時有喪命的危險。 而糖尿病如果長期未加以妥善治療,將來會發生各種慢性併發症,包括: 1. 腎臟病變:引起蛋白尿,血壓上升,水腫,甚至造成尿毒症,而需要終生洗腎。 2. 視網膜病變:常見的有白內障、青光眼、眼底出血、視網膜剝離,糖尿病是造成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3. 神經病變:包括自主神經病變及週邊神經損傷,引起心悸、腹漲、便秘或腹瀉、小便困難或失禁、姿態性低血壓、性功能障礙、手腳發麻及感覺遲頓,病患常因感覺異常容易受傷,足部因而感染,傷口難癒合。 4.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