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8日 · 消防署建議避難包清單,首先最著要的是食物,建議高熱量,再來就是礦泉水,以及小毛毯避免人體失溫,另外還要放進,急救用品,哨子可以增加求救機會,手電筒以備不時之需,粗棉手套防止割傷。

  2. 2022年9月19日 · 地震發生前,我可以做哪些準備? 1.準備防災食物、用品 俗話說「防患未然」,由於地震發生後,大部分的民眾會選擇留在家中避難,因此家中要準備生活必需品,度過無法輕易取得外界物資的時間。

  3. 2023年7月25日 · 緊急避難包可以依照個人需求,放進可能會用到的物品,不過一定要準備的包括防災食物類、保暖衣物、輕便雨衣、急救藥品、瑞士刀、粗棉手套、手電筒、行動電源、備用鑰匙,還有現金零錢等,並且把避難包放在家中門口,隨時能包包上手馬上避難 ...

  4. 2022年9月21日 · 營養師表示,民眾家裡可以常備「緊急避難包」,裡面放水、小包鹽和罐頭等。 近日台灣發生多起地震,引起大眾思考遇到地震該如何應變。 (圖/東森新聞) 營養師李其昀近日在臉書 發文 說,他建議防災包可以放不容易腐爛的3天份食物,「食物要考慮熱量及營養價值,建議選擇不需冷藏、烹調,罐頭有易拉環,可即開即食的食物。 賀! 高躍力獲2024世界品質獎🏆金獎 成長必備好吃又安心. 營養師李其昀提供民眾避難包的準備要點。 (圖/翻攝自零距離營養師David李其昀臉書) 李其昀表示,「水是生存必需品,準備2、3瓶瓶裝水總量約2、3公升,建議不要放飲料、咖啡、茶等容易利尿的飲品。

  5. 2024年4月4日 · 遇到天災要避難,一般會想起家中的地震包,但較大不好攜帶,現在歐美也流行「EDC」,Everyday Carry的縮寫,就是每天都會攜帶的隨身物,同時具有功能性。

  6. 2024年4月3日 · 00:00. 分享. 今(3)日早晨7時58分,全台發生有感地震且餘震不斷,內政部消防署表示,無論在任何樓層,都不建議往外奔跑之避難行為,因為有可能因劇烈晃動而跌倒、或遭掉落物品擊中而受傷。 地震發生當下要確保自身安全,立即採取「趴下 (DROP)、掩護 (COVER)、穩住 (HOLD ON)」三動作,躲在桌下或是牆角,形成防護屏障,以免被掉落的物品砸傷。 東森新聞為您整理「地震搖晃停止後的8要4不」。 8要 — 複合災害之應變. 打開門窗,以免變形不易逃生。 關閉電源並檢查逃生出口及動線。 檢查瓦斯、水、電等開關,如有瓦斯洩漏,應輕輕打開窗戶,立即離開。 檢查玻璃是否破損,並避開玻璃碎片。 檢查梁柱有無龜裂。 穿上長褲、長袖襯衫、堅固的鞋子、工作手套,保護自己免於再受傷。

  7. 2023年12月8日 · 倘若效期不足必須儘早向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或旅行社等協助換發;至於需簽證才可入境的國家,行前也要充分了解,如何準備落地簽證資料或事前申請電子簽證等,才不會發生被遣返回國的窘境。 常見行李物品限制規定TOP.10. 1. 手提電腦、攝相機及空拍機: 須將電源完全關閉後,隨身或託運皆可攜帶。 2. 電動牙刷: 鋰電池類型電動牙刷,隨身或託運皆可攜帶。 3. 行動電源: 可攜帶上機的行動電源功率不得超過160Wh,必須清楚標示規格或數值。 每家航空公司規定可能不盡相同,登機前務必再次確認。 4. 電動刮鬍刀、刀類產品: 電動刮鬍刀可隨身登機。 拋棄式刮鬍刀、除毛刀等 暴露刀片 用品(嬰兒食物剪刀)皆須託運。 5. 小電扇、手電筒、電蚊拍: 含有鉛酸電池的產品,隨身或託運皆不可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