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終場
    7月 14日vs水手
    W
    3 - 2
    9:40 下午 EDT
    7月 19日@運動家
    4:07 下午 EDT
    7月 20日@運動家
  2. 這次參加「她的第一次個展」的藝術家們,許多在九零年代都具備著女性自覺與女性主義的戰鬥力,那似乎成為一個年代的標誌,像是八零年代台灣女權社運的接班人,在藝術場域發燒;而似乎也隨著性/別多元與酷兒運動的接棒,以女性權益為名的社運和藝術創作,逐漸平息,她們帶著過往女性主義的資產與反思,有些轉向對於環境生態的關懷,或離開女性主義但持續擁抱女性自覺,亦或是換個姿勢繼續在女權上施力。 早在1991年即對女性藝術家聯展策略提出反省的藝術創作者吳瑪悧,在九零年代時大量產出具性別權力關係批判的作品與書寫,在兩千年之後則逐漸轉向對於生態與社區的關懷,如今相較於女性主義的詞彙,她認為自己比較貼近生態女性主義的關懷。

  3. 2008年10月28日 · 中國時報. 【高有智/人物側寫】 根誌優經常穿梭部落訪談耆老。 (蔡明德攝) 根誌優(見圖,黃國書攝) 根誌優曾經主持著名的部落旅遊節目《台灣部落尋奇》,在部落一炮而紅,他之後透過自己的傳播公司團隊,十年來足跡踏遍各地部落,自費當部落志工,訪查耆老寫部落故事,拍照、拍紀錄片,一心只想為部落的容顏留下紀錄,也成為不折不扣的「部落達人」。 根誌優從一九九八年起製作主持《台灣部落尋奇》,這也是國內野外冒險節目的先驅之一,更是首度鎖定部落為主題的系列節目,穿梭在各部落間,當年為了拍攝節目,可是吃盡苦頭,甚至是四處碰壁。

  4. 2017年4月16日 · 苦勞網記者. 立益紡織日前宣布關廠,工會三名代表至今(4/16)已經絕食兩日,但資方遲遲未出面回應訴求,上午工會北上到立益紡織董事長蘇東榮位於台北淡水中正東路的住處陳情,呼籲資方兌現承諾妥善對待紡織廠關廠後的勞工,但蘇東榮始終未現身,工會將陳情書張貼在大門後,返回桃園絕食棚繼續絕食,而蘇東榮兒子蘇廷弘則在工人離去後才步出家門意外現身並批評工會。 工會三名絕食代表劉桂花、羅逸榛和陳美秀。 (攝影:王顥中) 絕食工人訴辛酸 要求優惠資遣. 「我們的辛苦、心酸,老闆知道嗎? 」絕食代表羅逸榛說,員工幾十年來和公司一起打天下,公司一直都有獲利,今天不是倒閉,只是轉型投資獲利更高的物流業,僅存員工都替老闆收尾,堅持做到最後一刻,質疑老闆怎麼能不體恤員工。

  5. 《豪爽女人》一書的論述重點之一在於,說明作為壓迫女性的父權體制與女性性壓抑間的關係,何春蕤認為,「父權體制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對『性』的控制,在這一點上它與性壓抑共生共謀」(頁203)何春蕤又說:「女性主義的性解放運動首要的就是……強力挑戰並攪擾父權體制的抗爭論述時間運動」(頁208)。 以上兩段是何春蕤將性解放與婦女運動接連起來的重要環扣,也就是性解放所以可以成為婦女解放運動的原因。 而且何春蕤也表示,坊間的一些號稱「情慾自主」的東西,因為無法攪擾父權制度,而無法成為婦女解放運動,它只是一種女性的「有限豪爽」活動。 也就是說,何春蕤主張的性解放貴在其對父權制度的攪擾。 如果,父權制度代表男性對女性的壓迫制度,那麼,婦女解放運動的目標當然應該是「打破」父權制度。

  6. 最終迫使沙雷下台的是葉門版的阿拉伯之春,還有西方對騷亂的恐慌反應。2011年1月14日,就在突尼西亞(Tunisia)的總統本・阿里(Ben Ali)下台後幾天,葉門社會長期悶燒的不滿終於擴散至街頭。數以千計的示威者於沙那遊行,高呼「依哈爾(Irhal

  7. 2010年5月25日 · 苦勞報導. 徐沛然. 苦勞網特約記者. 責任主編:孫窮理. 日前自主工聯與洋華光電工會成員,曾至洋華股東大會外,除持續抗議洋華資方違法剝削勞工外,亦大談洋華的高股價,可能為特定人士蓄意炒作下的成果。 因此,特地至股東大會外,「提醒」洋華的股東,注意洋華資方究竟是有誠意的正派經營者,抑或只是想藉炒股大賺一筆的投機客? 合機炒股的前車之鑑. 洋華光電的大股東之一,合機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曾於2003至2004年爆發過知名的「合機炒股案」。 涉案主角,人稱古董張的股市名人張世傑甚至在其回憶錄中坦承,合機炒股案是其生涯炒股行為中的代表作。 2003年九月,合機公司因接到一筆台電的大訂單,大股東決定賣出2萬張股票,以換取資金擴充產能。 然而,當時的合機股價約 15元,且一天的交易量僅數百張。

  8. 2020年2月27日 · 公共論壇. 鍾喬. 【編按】差事劇團的新作《戲中壁》將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山城劇場演出。 該劇以白色恐怖被殺的地下黨人劇作家——簡國賢的故事為背景,描述一段跨越閩南語、客家族群的白色恐怖年代的故事。 ( 詳細演出資訊 ) 讀到簡國賢發表於1946年的一篇文章。 至今回首,在感受到時間彼岸社會騷動帶給劇作家的激切與焦慮時,再次回到了布萊希特的那句名言:「與其要問美學,倒不如去問現實。 」雖然,這是表現主義的老生常談;亦即,劇場不在於反應現實,卻在於如何擊碎現實,重新整合,但仍然引發我們在時過境遷後,深入思索劇作家的美學觀與社會變革的關係。 事情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