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2.0
    1.4
    0.6
    Mavericks won series 4-2終場
    5月 3日@獨行俠
    L
    101 - 114
  2. 2019年7月22日 · 牛津大學名譽政治學教授亞契.布朗(Archie Brown)研究了過去100多年來的政治領導人之後,提出一個挑戰所有人常識的看法:那些在決策過程中力壓同儕、不容異議的強勢領導人,就是比較成功,也比較值得讚許的嗎?

  3. 從勇士到罪人. 曾幾何時的Mamangan,成了中華民國法律的罪人。 狩獵行為與國家制度的衝撞,王光祿案並非個案,且遍及各族: 2008年, 屏東縣牡丹鄉排灣族人蔡忠誠 ,被查獲使用自製獵槍,一二審被認定不涉刑責,卻在高等法院更審改判有罪,最後於2013年底才由最高法院自為判決宣告無罪定讞,此案就是後來逐漸開放自製獵槍可使用喜德釘的開端。 2014年12月30日,台東市寶桑里卑南族巴布麓部落(Papulu)舉行大獵祭,5名族人因自製獵槍未登記遭移送法辦,後獲不起訴處分,後來法務部還派多位 檢察官赴部落了解原民文化 。 2015年10月,花蓮縣銅門太魯閣族舉辦感恩祭,上山打獵,因未及時向政府報備,返程途中族人遭警方攔檢,並 被上銬送辦 。

  4. 2016年3月13日 · ⋯⋯我長大希望將來想跟NBA球星Kobe Bryant一樣,打進NBA,拿到冠軍戒指以及獎盃,更要打破Kobe的紀錄,並且成為史上第一位打破三萬分的台灣人,在籃球體壇上為台灣爭光!

  5. 原漢家庭長大的Ciwang,是原運領袖的小孩,她會讀書、有資源,已是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但仍不能免於周遭無心的「微歧視」 (Microagression,指對於少數族群無意、隱性的歧視)。 她以自身經驗呼籲,在原住民尋求轉型正義之際,社會應關注「微歧視」對原住民帶來的後續效應。 「我必須活成什麼樣,才符合原住民的標準? 「如果我不夠像原住民,我會被質疑是否利用這個身分,去獲得某些權益跟福利? 這是生活在都市、時刻被貼上刻板印象,許多年輕都市原住民內心的痛。 來自花蓮秀林太魯閣族的 Ciwang Teyra ,35歲,目前任教於台大社工系,出身原運領袖家庭,父親Teyra Yudaw是推動太魯閣族正名 的重要推手 。 她在父親、自己、族人、其他原民青年身上,看見跨世代存在的原漢歧視。

  6. 其中最有名的是聯邦最高法院於1954年布朗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 中,終止了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 有鑑於牽涉層面太大,法院雖然僅要求「極其審慎的步伐」推動黑白合校,但仍在南方各州遭到激烈的反抗。

  7. 2019年2月25日 · 談宜芳/5千位先祖vs. 5萬人住宅──新加坡咖啡山墓園搶救啟示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攝影/REUTERS/Edgar Su/達志影像) 咖啡山墓園在新加坡掀起全民相揪賞墓的風潮,這樣的保存手法能為台灣「系統性文資保存」墓地提供寶貴的借鏡嗎?

  8. 2021年1月12日 · 近30年前的 鄧如雯殺夫案 ,是婦女長期遭受性別壓迫、暴力,孤立無援,憤而反抗所釀的悲劇。 這起案件催生亞洲第一部反家暴法、《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灣上路,建立受暴者保護體系,藉由導入資源充權(empowerment),協助受暴者從傳統性別分工、父權觀念與道德枷鎖中鬆綁,長出「自己做選擇」的能力。 時至今日,當愈來愈多受暴婦女選擇不再隱忍,現行的庇護、自立資源是否足以支撐她們的勇氣? 當受暴者的選擇是與施暴者復合,懲治暴力、保護受暴者的家暴防治系統,能支持個案的自主決定嗎? 對於深陷暴力,想求助卻不知從何啟齒的男性受暴者,現行體制又能如何回應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