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6.5
    2.3
    0.9
    終場
    4月 14日@快艇
    W
    116 - 105
  2. 2018年11月20日 · 太陽光電成長已超乎預期. BNEF評估報告指出台灣太陽光電於2025年時,僅能成長至10 GW,年發電量約為104億度。 但依據台電最新公布的太陽光電設置併聯作業辦理統計表,台灣已裝設完成的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已達到3.1 GW,而獲准施工的太陽光電案場裝置容量亦已達到3.5 GW以上。 依據此趨勢,2019年底時,太陽光電裝置量可達到6.6 GW以上,提前達成原定2020年時的設置目標。 3. 忽略天然氣接收站的整體卸收規劃. BNEF於2016年9月分析時,台灣各類天然氣接受站的增加規劃,尚未進入環評程序。 而依據目前所提出各類接收站新建與擴建計畫,即使將後續仍將面臨訴訟爭議的第三接收站易地而置,台灣在2025年時的供氣量可達到2,600萬噸以上,滿足燃氣占比提升至50%之需求。

  3. 「綠色小組」在1990年底決定解散,他們的工作室留下一整面牆、1,800多卷的錄影帶。 經過30年,成員早已分散各處,有的帶子也已經慢慢脫磁、斷裂,被抹成低彩度的影片。 這些年,除了一處處尋回當時鮮明的畫面,更得找到那批在時間的高轉速裡,負責抵抗遺忘的錄影帶。 王智章目前住在花蓮台11線靠海的山坡上,住宅環境的每個小細節都出於王智章之手。 (攝影╱余志偉) 麻子在手機簡訊裡,標上公里處,簡短寫著:「我住在台11線的山坡上。 那一天,從花蓮往南沿海的台11線,夾在一片遠處分不清是雲層還是大海的灰藍之中。 《報導者》採訪團隊將第一次見到80年代活躍在街頭的「綠色小組」發起成員麻子,他在綠色小組解散後,就直接離開台北,回到故鄉。

  4. 2024年1月25日 · 28歲的台南民團創辦人Jeff(化名)原先是位於台北的台灣民團協會幹部,前年他為工作移居南部,便主導成立了台南民團,目前登記成員已超過50人。 雖然名稱不同,但台南民團如同其他自訓團,有明確的訓練時間和目標,也因為這些地方團體的成員都長居當地 ...

  5. 2020年10月21日 · 這包含幾個重要步驟:首先,需先進行電力資源盤點並繪製成空間圖資,如太陽輻射量、風力潛能等;再藉由不同面向的環境資源空間圖資,如生態、農業、文化、其他自然資源價值等,以設定不同程度的環境保護情境,搭配各類再生能源於潛在開發址位上對應的社會、經濟與技術考量,進一步套疊圖資,並指認出每一種保護情境下,各類再生能源的潛在可發展區位。 次一步驟,即是透過電力開發投資評估模式(capacity expansion optimization),讓能源開發所需考量的相關條件,與上一步驟的土地分析開始互動對話的關鍵過程。

  6. 台灣電力配送圖。 攝影. 由黃士修先生領銜提出「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廢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 」確定成為「第16案全國性公民投票案」(以下稱 「以核養綠」公投) ,將與年底九合一選舉合併投票。 許多人以為,用了核電就可以減少燃煤發電、改善空氣品質,因而支持「以核養綠」。 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在大家為台灣未來環境投下重要選票時,必須先了解「以核養綠」真正的依據與發電政策的配套究竟是什麼? 實際上,各種具體指標與數據都顯示,「以核養綠」並沒有比目前「非核減煤」政策更能改善空氣品質。

  7. 2018年11月20日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讀者投書. 【投書】以核養綠觀點:誰能讓能源轉型計畫真正實踐? 位於屏東縣恆春鎮的核三廠。 (攝影/AFP PHOTO/Sam Yeh) 「以核養綠公投連署補件達到公投門檻成為中選會公告的公投第16案將與11月24日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及另9件公投案一併投票正反意見的雙方已陸續完成4場公開辯論21日選前辯論最終回將登場由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黃士修對陣反方代表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 正、反兩造主張的能源政策在實務面、風險面與價值觀上迥異,針對另一方論述的基礎、科學與事證也有諸多質疑,《報導者》接獲「以核養綠」公投小組及地球公民基金會雙方投書,完整並陳雙方的意見及對彼此的挑戰。

  8. 這段史實2018年被好萊塢改拍成電影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 ),兩位「一黑一白」的男主角,從紐約一路開往南方各州演出2個月,原本互看不順眼的兩人,隨著朝夕相處、經驗分享與共度難關,最後漸漸放下對彼此的偏見,發展出一段超越種族和階級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